[实用新型]一种静电纺丝用立体型多喷头喷丝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3672.4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芬;陈彦模;周哲;杨寅;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4/02 | 分类号: | D01D4/02;D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纺丝 立体 喷头 喷丝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纺丝装置及其工业应用,具体是一种通过调节喷丝板上各个喷丝头在空间立体结构中分布位置改善多喷头静电纺丝工艺,并将其应用于批量生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备超细纤维的方法,其原理是非牛顿流体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形成泰勒锥结构并进一步产生射流,形成直径在微米级乃至纳米级的纤维。现有的实验室中的静电纺丝设备大多使用单个喷丝头,喷射效率为0.1~1.0g/h,而采用传统的静电纺丝法制备的所得超细纤维以类似无纺布的方式无规沉积在接收面上,获得的纤维毡因为面积小、厚度薄,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的进程。
采用多喷头的纺丝装置进行纺丝已有报导,喷丝头轴向平行排列(CN200720103321.X)或者喷丝口都在一个水平面上(CN100455705C),但由于相邻喷丝头之间的静电场干扰,使得喷丝头的数量和间距受到限制,也限制了将静电纺丝法应用于工业生产制备大面积的纳米纤维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纺丝用立体型多喷头喷丝板,以解决相邻喷丝头之间的静电场干扰等问题,可以安装拆卸喷丝头、调节喷丝头数量、改善静电场分布和调节喷丝口三维立体空间分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静电纺丝用立体型多喷头喷丝板,包括进料口、上盖板、下盖板、可调整支撑架和纺丝液多孔分配板,所述进料口位于上盖板的顶端,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螺丝紧固件相连,所述上、下盖板内部与纺丝液多孔分配板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纺丝液多孔分配板上下两侧至上、下盖板之间为纺丝液腔,所述下盖板底面覆盖绝缘面板,并通过若干喷丝头或绝缘堵头固定且连通纺丝液腔,所述绝缘面板与可调整支撑架连接,所述可调整支撑架上设有包围若干喷丝头的金属线圈。
所述进料口通过导管与纺丝液料筒相连。
所述下盖板和金属线圈直接与静电发生器的高压输出端相连。
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的横截面大体为U型且开口端部相互对应形成内部空腔。
所述上盖板、绝缘面板、密封圈和绝缘堵头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下盖板、螺丝紧固件、纺丝液多孔分配板和喷丝头均为金属材质。
所述若干喷丝头和绝缘堵头安装在绝缘面板上,可调整喷丝头的水平分布密度。
所述喷丝头由固定基座和金属喷管组成,所述金属喷管竖直紧固于固定基座的底端,所述金属喷管的喷口处为圆锥体且锥角为30~180度,所述金属喷管内部设有毛细管,所述若干喷丝头的喷丝口位置按照三维空间点阵结构呈球面、曲面或平面分布。
所述金属线圈与可调整支撑架同轴线安装,所述金属线圈的安装高度与若干喷丝头中最长金属喷管的喷丝口处等高或略低。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静电纺丝用立体型多喷头喷丝板可以通过安装拆卸喷丝头和绝缘堵头改变喷丝板上各个喷丝头的水平分布密度,同时可以更换喷丝头中的金属喷管改变喷丝口在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中的分布位置,改善多喷头静电纺丝工艺,并使用限位电场改善纺丝射流的拉伸方向,可将其应用于批量生产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立体型多喷头喷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丝头固定基座和金属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绝缘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料口1,上盖板2,下盖板3,螺丝紧固件4,绝缘面板5,可调整支撑架6,纺丝液腔7,纺丝液多孔分配板8,密封圈9,喷丝头10,绝缘堵头11,金属线圈61,固定基座101,金属喷管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