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954.2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帝瀚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27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液处理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油和水分离开来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废液,这些废液通常为油水混合物,而处理这些混合物时常需要将油和水分离开来,以便实现回收再利用。为了实现油水分离,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油水分离装置,这些分离器要么分离效果差,要么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易、价格低廉的油水分离装置,欲有效地将油和水分离开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水分离装置由一级分离组件和二级分离组件构成,其中一级分离组件包括外筒体(1)和内筒体组合,其中外筒体(1)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该外筒体的上端敞口,其下端闭合,且外筒体(1)的外壁上接有一根排放管(2);所述外筒体(1)外壁的两侧分别沿轴向固定有一根连接杆(3),这两根连接杆(3)之间水平连接有一根支撑杆(4),该支撑杆的两侧超出对应侧的连接杆(3);
所述内筒体组合装在外筒体(1)内,并包括第一内筒体(5)和第二内筒体(6),这两个内筒体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第二内筒体(6)位于第一内筒体(5)内,而第一内筒体的外壁与所述外筒体(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二内筒体(5、6)之间的空腔上端由连接件(7)闭合,且第一、二内筒体(5、6)之间的空腔下端由环形板(8)闭合;
所述二级分离组件包括箱体(9)和排油管(11),其中箱体(9)的顶部敞口,且输送管(10)的出口端伸到箱体(9)内,该输送管(10)的进口端接在所述排放管(2)上;所述排油管(11)和排水管(12)的数目为一根,这两根管的出口端均位于箱体(9)外,而排油管(11)的进口端伸到箱体(9)内的上部,所述排水管(12)的进口端则伸到箱体(9)内的下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因此水沉淀下面,而油则漂在水面上。
使用时,首先通过油池(Y)顶部的开口将一级分离组件放入该油池(Y)内,并将外筒体(1)浸入水面以下,而支撑杆(4)两侧的超出段支撑在油池(Y)的顶面上,从而将一级分离组件定位好。此时,水进入外筒体(1)内,从而通过水的浮力让所述内筒体组合向上移动,从而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舀入内筒体组合的第二内筒体(6)内,然后流到所述外筒体(1)的下部,其次通过所述排放管(2)排放到而二级分离组件的箱体(9)内。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排放管(2)排出的液体仍然为油水混合物,只不过水的含量很少,因此一级分离组件只能实现油水的初步分离。
进入箱体(9)中的油水混合物会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淀和分离,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因此水沉淀在箱体(9)的底部,而油则漂在水面上;当进入箱体(9)中的油水混合物达到一定量时,油面靠近箱体(9)的顶部。
由于排油管(3)的进口端伸到箱体(9)内的上部,所述排水管(4)的进口端则伸到箱体(9)内的下部,因此箱体(9)底部的水通过排水管(4)自动排到箱体(9)外,而箱体(9)顶部的油面漫过排油管(3)的进口端时则通过该排油管自动排到箱体(9)外,这样就能实现二次油水分离,使分离后的油和水纯度更高。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初步和二次实现油水分离,这样就能很好地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且分离后的油和水纯度很高,而本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价值,适于广泛推广运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筒体(1)的材料为铁或不锈钢,在外筒体(1)下方设有一块方形的水平板(13),该外筒体(1)的下端与这块水平板(13)顶面的中心部位焊接固定,从而将外筒体(1)的下端闭合。
采用以上结构,所述外筒体(1)优选为铁件或不锈钢件,这样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便于取材和制造,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所述外筒体(1)的下端由水平板(13)闭合,这种方式易于实施,简单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7)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套,且所述第一内筒体(5)的外壁下部固套有一个金属套(14)。
采用以上结构设计,所述连接件(7)的特殊结构更便于油进入第二内筒体(6)内,从而优化油水分离效果。另外,所述第一内筒体(5)的外壁下部固套有一个金属套(14),这样就能增加内筒体组合的重量,从而使第一内筒体(5)、第二内筒体(6)的上端口位于油面中,从而进一步优化本装置的油水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帝瀚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帝瀚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胸腹腔引流管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浓缩器上的蒸发加热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