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沉降测点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115.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7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富强;侯爱军;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沉降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沉降监测领域,特别适用于地下工程施工时地表沉降测点的保护,具体的说是一种地面沉降测点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施工中,为了保护地表的建筑物或构建物,需要监测地表的沉降情况。目前,监测地表沉降最普遍的方法是打设测点桩体,通过水准仪和铟钢尺定期监测桩体的沉降,并根据每根桩体的位移绘制地表沉降曲线。然而,由于桩体头部裸露在地表以外,地面施工车辆的碾压、机械设备的移动等均可能对测点桩体造成破坏,导致沉降观测的测试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外界易对地表沉降测点桩体造成人为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地面沉降测点保护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面沉降测点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设置在埋设于地层中的沉降测点桩体上方,保护装置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上部端口的防护盖,盒体的内部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容纳空间,防护盖由通过合页连接的两片盖体组成,而且其中一片盖体的下底面与盒体侧壁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盒体的下底面设有用于插入地层的脚杆和供沉降测点桩体通过的通孔。
所述盒体嵌设在地层中,防护盖的上端面与地层的外表面平齐。
所述防护盖的其中一片盖体上设有扳手。
所述的沉降测点桩体与盒体下底面上的通孔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当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等通过沉降测点位置时,保护装置上部的防护盖可承受碾压荷载,避免了沉降测点桩体的受压失效和破坏,保证沉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该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待完成整个监测后,还可以移出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盖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地层,2、沉降测点桩体,3、脚杆,4、盒体,5、扳手,6、防护盖,7、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地面沉降测点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设置在埋设于地层1中的沉降测点桩体2上方,保护装置包括盒体4和设置在盒体4上部端口的防护盖6,盒体4的内部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容纳空间,如图2所示,防护盖6由通过合页7连接的两片盖体组成,而且其中一片盖体的下底面与盒体4侧壁的上端面相连接,其中另一片盖体上设有用于打开防护盖6的扳手5,盒体4嵌设在地层1中,防护盖6的上端面与地层1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盒体4的下底面设有用于插入地层1的脚杆3以及供沉降测点2伸出的通孔。
上述的沉降测点桩体2与盒体4下底面上的通孔间隙配合。
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沉降测点桩体2打入地表以下一定深度,清理地层1中沉降测点桩体2的周边土体,并形成能够容纳保护装置的土坑;然后将保护装置在沉降测点桩体2上方沿垂直方向压入地层1中,并保证沉降测点桩体2的顶部沿盒体4下底面上的通孔穿出2cm以上,沉降测点桩体2与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而且两片防护盖的上表面与地表持平;最后利用扳手5经合页7打开其中一片防护盖,将铟钢尺底部放于沉降测点桩体2的头部并扶直,通过水准仪测试沉降测点桩体2的垂直位移。在测试完成后,取出铟钢尺,合上防护盖,对沉降测点桩体2形成保护。
该装置是一种地面沉降测点保护装置,当整个监测完成后,可将该装置移出,并用于下个测点桩体的保护。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成本低廉的特点,可有效保护沉降测点桩体免受外界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消防栓压力监控装置
- 下一篇:单人用高空作业悬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