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管式沸点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8413.2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4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满勇;展海军;李建伟;陈方平;李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8 | 分类号: | G01N25/08;B01L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式 沸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用的支管式沸点仪。
背景技术
沸点仪,是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玻璃仪器,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被广泛用于教学和科研中。市场上现有的沸点仪包括烧瓶和一个通过支口连接的竖直冷凝管,其冷凝液直接流回烧瓶。烧瓶和竖直冷凝管之间通过支管连成整体,二者不可分开。由于这种沸点仪的储液槽位于冷凝管的下端,而取样口在冷凝液的上端,造成实验时不便于进行取样操作。另外,该仪器还存在另一问题,就是仪器在制作时储液槽部位的玻璃较其他部位薄,此位置容易损坏;也有的沸点仪把烧瓶和竖直冷凝管设计成可以分开的分体结构,在取样时可以把冷凝管取下进行取样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沸点仪取样不便的问题;但是由于冷凝管往往连接进出水管,并且冷凝管内往往残留有易燃有机溶剂,这样的冷凝管操作时仍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沸点仪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安全、方便取样的支管式沸点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支管式沸点仪,包括烧瓶和冷凝管,所述烧瓶和冷凝管之间通过斜向上方的支管相连,所述支管向前延伸并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有带储液勺的塞子,所述储液勺的勺头位于冷凝管的正下方。
所述烧瓶和冷凝管为分体结构,两者之间通过磨口连接。
所述烧瓶为单口烧瓶或两口以上的烧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沸点仪是在现有沸点仪的基础上,将烧瓶和冷凝管之间连接的斜向上方的支管向前延伸,并在斜向上方的开口处设置有带储液勺的塞子。取样时只需把带储液勺的塞子取下,即可进行取样操作,而不需要取下冷凝管取样。因而克服了原有的沸点仪取样不便、操作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沸点仪不需要冷凝管的下端设置储液槽,克服了现有沸点仪储液槽部位的玻璃较薄易于损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沸点仪经试用表明,使用安全、方便,可缩短实验时间,能较好地应用于教学和科研中,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沸点仪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本实用新型的沸点仪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本实用新型的沸点仪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1为烧瓶,2为冷凝管,3为磨口连接处,4为储液勺,5为塞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支管式沸点仪,包括烧瓶和冷凝管,烧瓶和冷凝管之间通过一个斜向上方的支管相连,在斜向上方的支管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带储液勺的塞子,储液勺的勺头位于冷凝管的正下方,便于承接回流的液体,烧瓶和冷凝管之间为整体结构。
实施例二:参见图2,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烧瓶和竖直的冷凝管之间为分体结构,两者之间通过磨口连接。
实施例三:参见图3,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烧瓶为两口烧瓶;烧瓶和竖直的冷凝管为分体结构,两者之间通过磨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8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肉类水分快速检测仪
- 下一篇:用于太赫兹系统中的多光程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