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能量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7524.1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元;房凡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酷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3 | 分类号: | F04B49/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黄燕石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能量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压缩机能量调节机构及其工作流程。
背景技术
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是随外界条件与冷却温度要求而变化,为适应制冷量的变化,压缩机需通过调节输气量实现能量调节,达到节能的目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实现能量调节的方法有顶开吸气阀片调节、旁通调节和关闭吸气通道调节,三种方法中关闭吸气通道调节最节能,目前得到普遍采用。图1、图2是目前常见的关闭吸气通道实现能量调节机构图。
如图1所示,二位二通电磁阀11通电,电磁阀通道112和113处于相通状态,气缸盖12上排气腔122内的高压气体进入活塞孔123,高压气体力推动控制活塞13向下运动,堵住吸气腔121的进口,阻止气缸14吸气,气缸14处于卸载状态。在气缸卸载状态,排气腔122的少量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压力平衡孔131持续进入吸气腔121,膨胀降压后进入气缸14再次被压缩进入排气腔122,同时由于进入气缸14的气体少,气缸14中的压力比高,导致排气温度和润滑油温升高,能量损失。
如图2所示,电磁阀11断电,电磁阀通道112和113不相通,活塞孔123内剩余的高压气体从压力平衡孔131流入吸气腔121,控制活塞13上下两侧气体压力达到平衡,控制活塞13被弹簧132抬起,打开了吸气腔121的进口,气缸14恢复正常吸气。压缩机启动负荷要比正常运转时大的多,需考虑设置启动卸载装置,目前常见能量调节机构在启动时,由于排气腔122与吸气腔121压差小,活塞孔123内气体力不能推动控制活塞13向下运动,吸气腔121进口不能关闭,气缸14无法卸载,需要另外安装启动卸载机构,增加了设备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能量调节机构,以期减少压缩机能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缩机能量调节机构,包括气缸和气缸盖,在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形成一个排气腔和一个吸气腔,所述气缸通过阀组与所述排气腔和吸气腔相连,其特征是,在所述气缸盖内部还设有一个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的下端与所述吸气腔相通,所述活塞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固定设置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使其上方的活塞孔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活塞的上端和活塞孔的下端分别设置弹簧座,在所述弹簧座内安设有推力弹簧,所述活塞下端设有封头,在所述气缸盖上设有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第一阀口与排气腔相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阀口与活塞孔相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三阀口与吸气腔相通,所述气缸与所述吸气腔通过一个卸载孔相通,所述卸载孔位于所述活塞下端的封头的正下方,当所述电磁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相通时,所述活塞孔与所述排气腔相通,所述活塞孔内的高压气体将所述活塞下压,所述封头封住所述卸载孔;当所述电磁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相通时,所述活塞孔与所述吸气腔相通,所述活塞孔与所述吸气腔内的压力相等,所述活塞回弹,所述封头离开所述卸载孔,所述卸载孔与所述吸气腔相通。
进一步,所述封头为在所述活塞下端固定设置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直径大于所述卸载孔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所述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联通,所述电磁阀失电时,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联通。
进一步,所述阀组包括排气阀和吸气阀,所述排气阀用于联通所述气缸与排气腔,所述吸气阀用于联通所述气缸与吸气腔,所述卸载孔孔径大于所述吸气阀阀孔孔径的1.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机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2)排气腔的排气温度低、能效比高,节能增效;
(3)能够实现压缩机能量调节和启动卸载功能,降低了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能量调节机构的气缸卸载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能量调节机构的气缸正常工作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能量调节机构的气缸卸载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能量调节机构的气缸正常工作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能量调节机构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为:
11.电磁阀; 112.电磁阀通道;
113.电磁阀通道; 12.气缸盖;
121.吸气腔; 122.排气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酷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酷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7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线自动剥切机
- 下一篇:一种推车式灭火机出粉带的搅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