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7406.0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必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必贵 |
主分类号: | B21D39/04 | 分类号: | B21D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3176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施力均匀的连接管道的环压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管道连接工具中,最常用也是最稳定的连接方式就是环压连接,采用高压的方式将管件/管道与管道相重叠处压紧,从而达到稳定连接和密封的效果。
现有的环压工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管件施加的压力不均匀,收缩粒度不够精准;
2、连接不够牢固,机械强度不够强;
3、零部件较多,不易加工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加工制造、成本较低、连接牢固、施力均匀、收缩力度精准的环压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压工具,包括:上钳口、下钳口、左钳口和右钳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拉条以及推拉板;前述推拉板呈三角形,三个顶角处形成有三个销孔,第一销孔与下钳口的端部铰接,第二销孔与拉条的下端部铰接;前述拉条呈长条形,上端部与上钳口的端部铰接,拉条的中部设置有推拉杆;前述左/右钳口的外侧形成有围绕推拉杆滑动的通孔。
前述的环压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圆形的挡板,前述挡板设置在上钳口上,开口朝向下钳口。
前述的环压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推拉杆与拉条活动连接。
前述的环压工具,其特征在于,每根拉条上设置有两根推拉杆。
前述的环压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复位弹簧,前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拉条和左/右钳口之间。
前述的环压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推拉板的正面或者背面设置有对接槽。
前述的环压工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对接槽的形成位置与第三销孔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零部件少,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施加给连接管件的压力均匀,收缩力度精准;连接牢固,机械结构高, 使用寿命长;推拉杆与拉条活动连接,可从拉条中抽出,大大方便了拆装左/右钳口;每根拉条上设置有两根推拉杆,无需区分左右拉条,加快了组装速度;推拉板上设置对接槽,可与类似扳手的工具对接,借助工具掰动推拉板从而带动钳口张开/闭合,大大提高了连接管道的工作效率,并节省了体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压工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环压工具的右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上钳口,2-下钳口,3-左钳口,4-右钳口,5-左拉条,6-右拉条,7-左推拉板,8-右推拉板,9-第一销孔,10-第二销孔,11-第三销孔,12-推拉杆,13-通孔,14-挡板,15-复位弹簧,16-对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环压工具,包括:上钳口1、下钳口2、左钳口3和右钳口4,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拉条以及推拉板,即左拉条5、右拉条6、左推拉板7、右推拉板8。具体介绍如下:
左推拉板7和右推拉板8均呈三角形,三个顶角处形成有三个销孔,分别为第一销孔9、第二销孔10和第三销孔11,其中,第一销孔9与下钳口2的端部铰接,第二销孔10与拉条的下端部铰接。
左拉条5和右拉条6均呈长条形,上端部与上钳口1的端部铰接。左拉条5和右拉条6的中部均设置有推拉杆12,相应的,左钳口3和右钳口4的外侧均形成有围绕推拉杆12滑动的通孔13。
使用时,将上钳口1、左拉条5、右拉条6、左推拉板7、右推拉板8以及下钳口2按图1所示利用销子进行铰接,第三销孔11上也设置销子用于紧固推拉板,另外,将左钳口3和右钳口4的通孔13套在推拉杆12的外侧,向左右两侧掰动推拉板时,即可同时带动下钳口2向下移动、左/右钳口4向左/右两侧移动,从而将环压工具的开口张大,待需要连接的管件/管道与管道的位置对接好以后,向中间掰动推拉板,即可将环压工具的开口缩小,从而施加给对接管道以高压来完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环压工具,其零部件少,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施加给连接管件的压力均匀,收缩力度精准,环压效果好;各零件之间连接牢固,机械结构高, 使用寿命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环压工具还包括:半圆形的挡板14。挡板14设置在上钳口1上,开口朝向下钳口2,当环压工具的开口张大时,挡板14用于卡在管件上,方便快速压紧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必贵,未经林必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7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流装置移动支架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脚气的药物组合物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