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式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807.4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友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吴维敬 |
地址: | 125115 辽宁省葫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湿式除尘器通常存在烟气在除尘器内部循环的气路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除尘、脱硫效果不好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除尘脱硫效果好的除尘器,来适应大家对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的湿式除尘器烟气在除尘器内部循环气路设置不合理,导致除尘脱硫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湿式除尘器,本除尘器可使烟气经过多个隔板的作用,除尘脱硫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
其技术要点在于:
壳体包括相互连通并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为长方体壳体,下壳体为四棱锥形壳体。上壳体右壁开设有进气口。
上壳体内位于进气口左侧倾斜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与上壳体内壁对应设置的第一搭环相互装设。
第一隔板左侧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为弧形板,第二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挂钩,第二挂钩与上壳体内壁对应设置的第二搭环相互装设。
第二隔板左侧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连接处的尖端位于第四隔板一侧。
上隔板上开设多个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上孔,下隔板上开设多个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孔。
第三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挂钩,第三挂钩与上壳体内壁对应设置的第三搭环相互装设。
上壳体上端面左侧开设有出口,第三隔板左侧倾斜设置有第四隔板,第四隔板上端位于出口的右边缘,并与上壳体固定连接。第四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四挂钩,第四挂钩与上壳体内壁对应设置的第四搭环相互装设。
第四隔板左侧设置有第五隔板,第五隔板上端位于出口的左边缘。第五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五挂钩,第五挂钩与上壳体内壁对应设置的第五搭环相互装设。
下壳体下端口设有阀门。
上壳体的出口处固定有排气罩,排气罩上端开设有出气口。下壳体外部固定有多个支腿。
壳体内壁表面固定设置有耐热层,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的上端均与耐热层固定连接。
第一挂钩、第一搭环、第二挂钩、第二搭环、第三挂钩、第三搭环、第四挂钩、第四搭环、第五挂钩和第五搭环均位于耐热层内。第五隔板上端与耐热层固定连接。
所述的壳体外侧设有补水装置,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补水箱和下壳体管路连接。
补水箱内设有上水管,上水管上装设有浮球阀。
在上壳体外表面设有检修门。
耐热层可为耐火水泥层、耐火混凝土层或陶瓷层,此均为已知材料,故不重复叙述。
其优点在于:
本除尘器设计结构紧凑,新颖,占地面积小,造价低,除尘效果好,烟气在除尘器内受到的阻力低,当处理的烟气量较大时,仍能保持高效脱硫和除尘的效果。本除尘器耐腐蚀,抗冲刷,使用寿命长,采用自动补偿供水,除尘系统易使用,便于维修和操作,没有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四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五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壳体6、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第三隔板3、第四隔板4和第五隔板5。
壳体6包括相互连通并固定连接的上壳体7和下壳体8。上壳体7为长方体壳体,下壳体8为四棱锥形壳体。上壳体7右壁开设有进气口10。
上壳体7内位于进气口10左侧倾斜设置有第一隔板1,第一隔板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挂钩11,第一挂钩11与上壳体7内壁对应设置的第一搭环12相互装设。第一隔板1和进气口10之间的空间为进烟室。
第一隔板1左侧有第二隔板2,第二隔板2为弧形板,第二隔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挂钩,第二挂钩与上壳体7内壁对应设置的第二搭环相互装设。烟气经过第一隔板1和第二隔板2之间形成旋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友,未经金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