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限速器动作速度的校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793.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2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煊;曾健生;吴思勉;梁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煊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限速 动作 速度 校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梯限速器的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现代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房地产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梯的数量迅猛增长,虽然相对事故率不高,但是,事故数量还有增长的趋势,尤其电梯失速事故危害大,所占电梯事故的比重也较大。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系统是在电梯失速时最关键的保护,其中,限速器作为电梯的安全部件,其作用是随时监测控制着轿厢的速度并能在电梯超速时作出保护指令。因此,限速器能否在事故发生时给出正确的保护指令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限速器是电梯运行安全保护的重要部件之一,长期以来也是国家强制检验的重点。因此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检验部门是要求限速器在两年的使用周期内至少要进行一次动作速度的校验。由于限速器一般是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而且电梯限速器因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不同的技术参数,安装动作样式多样,加上校验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对限速器动作速度进行校验的难度大大增加,同时也对提高校验精度的方法和装置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现有的限速器动作速度的校验方式仍以人工操作方式为主,对于规程要求测量“电气动作速度”和“机械动作速度”的两个参数性能只存在主观的测量,并不能快速、可靠、准确地测量相关数据,从而造成限速器动作速度的校验结果误差大、校验精度低、校验效率低等各种问题。这项校验存在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不仅不能及时反映限速器动作速度的校验情况,而且也不能有效保证电梯限速器的正常运作。
虽然国内已开发用于校验电梯限速器动作速度的校验仪,但是目前的限速器校验仪器由于操作复杂、体积较大和适用性较差等不足之处,所以无法满足真正的校验需求。并且,目前检验机构要求电梯维保单位出具校验报告,很多电梯维保单位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来完成,使得限速器校验的质量无法保证。
随着电梯数量的迅猛增长,以上的困难势必更加突出,更多的安全隐患必然无法得到及时的消除,因此,根据特检工作发展的需要和结合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设计一种校验精度高、通用性强和操作方便简单的电梯限速器校验装置以及其校验方法,已经成为现在电梯检验行业内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简易、校验精度高、携带方便并且通用性强的电梯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装置;该装置可保证校验的有效性,并判断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是否满足对应电梯的保护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限速器动作速度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驱动电梯限速器绳轮转动的驱动调速模块;
用于检测电梯限速器电气动作信号的动作检测模块一;
用于检测电梯限速器机械动作信号的动作检测模块二;
用于实时接收动作检测模块一和动作检测模块二的信号并控制驱动调速模块的数据处理模块;
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的测速模块,以测量电梯限速器绳轮的转动速度;
以及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
所述动作检测模块一和动作检测模块二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相互信号连接;所述驱动调速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检验人员通过该校验装置可直接在显示模块得知电梯限速器的校验结果,解决了传统人工操作校验导致校验不准确、校验误差大和校验精度低的问题。同时该校验装置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校验后即可得到校验报告,适用于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中进行电梯限速器校验使用,从而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符合相关电梯检验规定的要求,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所述动作检测模块一和动作检测模块二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连接是指,动作检测模块一和动作检测模块二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进行信号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信方式是采用TDMA时分多址的点对多点(系统为点对二点)通讯方式。该通讯方式的无线传输模块嵌入高速单片机和高性能射频芯片,具有高度集成半双工微功率的数据传输功能,该模块采用高效的循环交织纠检错编码,抗干扰能力和灵敏度都大大提高,最大可以纠检24bits连续突发错误。其传输原理为接收模块在中断产生后按时间循环不间断的对外发出同步地址信号,发送模块处于接收状态,当收到带有相应地址信息的同步信号后给出应答信号;接收机进入接收状态,发送机收到应答信号后产生中断,发出设定地址的信息,接收机接收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煊,未经陈永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