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5066.8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2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段敏;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温珊姗;许莲英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束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艾灸束带。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中常常作为各类疾病诊疗后的辅助手段。艾灸以其独特而神奇的疗效广受人们欢迎,但是操作方法一直很有局限性。目前的艾灸大多使用艾条,手握或者装入艾灸盒中进行局部灸疗。若手握进行艾灸,则需要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装入艾灸盒中,又受艾灸盒形状的限制,不能针对穴位进行更加准确的治疗。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新型的护理器械来辅助完成艾灸过程,且方便安全,佩戴方便,不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艾灸治疗且能佩戴在身上任何位置的艾灸束带。
一种艾灸束带,包括由固定部和艾灸部组成的束带体1和多个艾条套筒5,所述艾灸部的上表面和固定部的下表面分别设有粘扣3,所述艾灸部上开有多个等距螺孔2,所述艾条套筒5底部设有用于和螺孔2相配合的外螺纹5-4。
所述等距螺孔2的中部和底部设有金属网4。
所述艾条套筒5,包括上套筒5-2和下套筒5-1,所述下套筒5-1一侧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3;所述上套筒5-2顶端封闭,一侧开设通气槽5-5。
所述上套筒5-2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下套筒5-1外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点燃的艾条放入下套筒中然后将上套筒套在下套筒上,再将整个艾条套筒通过螺纹旋接在束带上的螺孔中。使用者将束带绑在腰腹、手臂、腿等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通过粘扣进行固定。旋动上套筒可以露出下套筒上的通气孔,从而调节艾条燃烧程度;细密金属网一面面向治疗部位,螺孔中两层金属网间有一定距离,从而避免使用者被烫伤。
本实用新型艾灸束带的优点是:可以佩戴在身上几乎所有的部位,螺孔设计保证了艾条套筒不会脱出,且治疗时针对穴位更加准确;使用者可以自行决定艾条套筒的使用数量,可同时艾灸多个部位;通气孔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可以自行调节艾条的燃烧程度,从而控制艾灸强度;艾条套筒可以取下,便于处理燃烧后的灰烬,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艾灸束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艾灸束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艾灸束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艾条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束带体,2为等距螺孔,3为粘扣,4为金属网,5为艾条套筒,5-1为下套筒,5-2为上套筒,5-3为通气孔,5-4为外螺纹,5-5为通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艾灸束带,由一条具有一定厚度的束带1和若干个艾条套筒5组成,其中束带1一端分开成上下两个长条,每个长条表面有粘扣3的一部分;束带中部有若干个通透的螺孔2;螺孔2的中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细密金属网4。艾条套筒5由上套筒5-2和下套筒5-1组成,下套筒5-1为两端开放的圆筒,其尾部有与束带螺孔2相匹配的螺纹5-4,下套筒5-1的筒身开有通气孔5-3;上套筒5-2为上端封闭的圆筒,尺寸刚好紧密套在下套筒5-1上且可以转动,上套筒侧面有通气槽5-5,使得套在下套筒5-1上时可以通过转动露出下套筒5-1筒身的通气孔5-3。
使用时,将点燃的艾条放入下套筒5-1中然后将上套筒5-2套在下套筒5-1上,再将整个艾条套筒5通过螺纹5-4旋接在束带1上的螺孔2中。使用者将束带1绑在腰腹、手臂、腿等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通过粘扣3进行固定。旋动上套筒5-2可以露出下套筒5-1上的通气孔5-3,从而调节艾条燃烧程度;细密金属网4一面面向治疗部位,螺孔2中两层金属网间有一定距离,从而避免使用者被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5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