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射频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4912.4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民;李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爱民;李斐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射频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射频电子标签,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作于商品防伪标识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薄膜电子器件的出现和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能够弯曲的薄膜电子器件来说,其可附着于柔性基板上,如塑料薄膜或纸张,通过集成在一起的电子元件来完成一定的功能。薄膜电子器件具有一般集成电路所不具有的易弯曲功能,同时其成本也较低。电致发光器是通过加在两电极施加电压而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致使发光的器件。电致发光器也具有可弯曲的特性,且制作成本低。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成熟的通信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识别技术在产品防伪、身份识别和电子收费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自身权益的维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法商贩为了追逐利益,会使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在有些领域或地区,甚至达到了泛滥的程度;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仅仅依靠执法部门的检查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有些商品上设置有可供消费者鉴别的防伪标识,但这些防伪标识本身就容易被仿冒,故不能保证商品的合法性。因此,现在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假冒、伪劣商品与合法商品严格区分开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用作于商品防伪标识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包括柔性基板,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柔性基板上设置有射频天线、控制芯片和电致发光器,射频天线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控制芯片与电致发光器相连接,射频天线用于接收射频发射源发出的射频信号;控制电路对射频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整流,输出可供电致发光器显示的直流电压。
射频天线、控制芯片和电致发光器设置于柔性基板上,并可随柔性基板进行弯曲;射频天线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控制芯片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整流,形成可控制电致发光器进行显示的直流电。射频发射源可采用RFID设备等。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所述柔性射频电子标签设置于商品或商品包装上,电致发光器形成商品的防伪标识。柔性射频电子标签设置于包装盒、包装瓶或商品的其它包装上,也可直接附着在商品上,可使得柔性射频电子标签随包装盒或包装瓶开启而自动损害,保证一次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所述射频天线在柔性基板上呈环形设置,控制芯片和电致发光器均设置于射频天线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所述控制芯片由薄膜电子器件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在柔性基板上设置有射频天线、控制芯片和电致发光器,射频天线用于接收射频发射源(如RFID读写设备等)发出的射频信号,通过控制芯片对射频信号进行整流,输出可供电致显示器显示的电压。由于射频天线、电致发光器以及薄膜电子器件构成的控制芯片,均可随柔性基板进行弯曲,其形成的射频电子标签可方便地设置于包装盒、包装瓶或商品的其它包装上,也可直接附着在商品上,将电致显示器的显示标识做成特定的图案或文字,可有效地对商品的真伪性做出判断,把传统的光学图形防伪革命性地提升为电子防伪技术,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极难被仿造,而且成本也较低,便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应用于包装盒上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射频电子标签应用于包装瓶上的原理图。
1柔性基板,2射频天线,3控制芯片,4电致发光器,5 射频发射源,6柔性射频电子标签,7包装盒,8包装瓶,9防伪标识,10商品标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爱民;李斐,未经宋爱民;李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4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