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向潜水推流式曝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4194.0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魏亮;翁挺;林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夏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潜水 推流式曝气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向潜水推流式曝气机。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中,利用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已经成了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处理方法。在生物处理方法中,活性污泥法又以其基本没有臭气,处理所需时间短,处理增长率高,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常在水处理中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常被采用。在该方法中曝气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并对混合液进行搅拌,使活性污泥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更好的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增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
目前,多采用的曝气方法有鼓风曝气法、射流曝气法、机械搅拌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曝气深度浅、氧气利用率低、布气不均匀等诸多缺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98220308.X及CN01265286.5公布了一种水下叶轮曝气机,它们的主要特征都是是电机的动力轴带动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外套套管,空心转轴露出水面部分设有与大气链接的进气口,空心转轴底端链接的叶轮上设置有出气孔,叶轮轴上设置叶轮。此实用新型,其叶轮转动平面垂直于水平面朝下,转动曝气时,曝气面积有限,不能做到多方向曝气,从而使得曝气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向深水区多方向曝气增氧,以提高污水池中曝气区域的面积的潜水浮动推流式曝气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向潜水推流式曝气机,包括浮力部分、电机及推流曝气部组成;
前述浮力部分由连接架平行连接两个浮筒组成;
前述电机安装于连接架上;
前述推流曝气部通过电机传动轴与前述电机输出端连接,且电机传动轴套设于电机传动轴套管内;
前述推流曝气部包括多向密封传动室,安装于多向密封传动室周围的法兰套管,设置在法兰套管末端的叶轮,以及设置在前述法兰套管上的进气管。所述多向密封传动室包括传动室壳体,设置在传动室壳体内的大锥齿和与大锥齿啮合的至少3个小锥齿。优选地,所述小锥齿个数为4个。
所述小锥齿与叶轮之间通过小锥齿传动轴连接,所述小锥齿传动轴可旋转地套设于法兰套管内。前述电机通过大锥齿带动与之啮合的小锥齿,然后小锥齿在通过小锥齿传动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
优选地,所述法兰套管直接与多向密封传动室外部连接,小锥齿传动轴套设于法兰套管内,小锥齿通过小锥齿传动轴将旋转传递给叶轮。所述法兰套管内部靠近叶轮处设有可供空气涌入的空腔。
其工作原理是,电机通过电机传动轴带动大锥齿,并由大锥齿将纵向高速转动转化为小锥齿的横向高速转动,小锥齿通过小锥齿传动轴将横向高速转动传递给叶轮,叶轮在高速转动的同时推流并在叶轮转动处形成负压区,由于负压区的存在此时空气由进气管通过法兰套管内的空腔向叶轮转动处涌入,并随着叶轮的高速旋转而破碎成很多细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夹杂在叶轮推动所形成的水流下扩散到各自推流所指向的区域,各自方向区域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在强大水流的作用下翻转混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此时便得到了充足的氧气,从而使向深水区曝气增氧,以提高污水中溶解氧饱和度来增大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目的达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动力源实现了多向曝气增氧,大大提高了水体中溶解氧饱和度,且轻松实现了水体多个方向的曝气补氧,在水域比较大时节约了曝气机的数量,增大了曝气区域,为污水中微生物生物降解水中有机物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图中标记说明:
1浮筒;2卡箍;3支架;4电机;5推流曝气部;51多向密封传动室;511传动室壳体;512大锥齿;513小锥齿;52叶轮;53进气管;54小锥齿传动轴;55法兰套管;56轴承;6电机传动轴套管;7电机传动轴;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向潜水推流式曝气机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流曝气部三维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夏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夏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4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化脱硫废液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智能净水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