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平板塑料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3954.6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32 | 分类号: | B65D19/32;B65D19/38;B65D19/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平板 塑料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托盘,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平板塑料托盘。
背景技术
双面平板塑料托盘,为正反面都可以调换使用及两面90%以上都为平面光板面结构设计的塑料托盘。双面平板塑料托盘采用较多的为双面焊接型结构,即分两次注塑料(产品设计都为正反面结构相同)再焊接为一体加工而成。产品加工原料材料和大部分普通塑料托盘相同(PP料或PE料)。平板焊接双面叉车分为四面进叉型和二面进叉型。现有技术中的双面平板塑料托盘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采用平面光板面结构设计,存在耗费材料多、重量较重和成本高的缺点;2、托盘的外表面很光滑,当上下堆叠的使用时,容易打滑,而且托盘的内表面也很光滑,在采用叉车搬运过程中,也容易打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双面平板塑料托盘,具有结构合理、节省材料、重量轻和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平板塑料托盘,包括对称设置的上筋板和下筋板,所述上筋板和下筋板的形状大小相同;其特征在于:上筋板的内侧面设有九个以3×3的矩阵形式排列的第一孔脚,下筋板的内侧面设有九个以3×3的矩阵形式排列的第二孔脚;所述上筋板和下筋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构成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两个进叉口,所述的进叉口之间相互连通、形成“井”字形的进叉通道;所述上筋板和下筋板均包括朝向外侧的平板面和朝向内层的网格面,所述网格面位于“井”字形的进叉通道上方,其整体形状为“井”字形; 所述网格面包括布置于托盘主体边缘处的八个孔脚之间的第一网格面和布置于托盘主体的中心处的孔脚外围的“口”字形第二网格面;所述第一网格面的方格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网格面的方格面积。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上筋板和下筋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圆柱孔,在圆柱孔的上下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一块防滑垫。防滑垫的设置,使得托盘的内外表面都具有防滑的功能。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上筋板上的圆柱孔的数量为四个。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每个进叉口的底壁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底壁垂直并平行布置的弧形片,各弧形片之间设有加强筋;在每个进叉口的顶壁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底壁垂直并平行布置的弧形片,各弧形片之间设有加强筋。弧形片的设计,使得叉车的铲叉不被台阶所挡住,能够顺利进入托盘的进叉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具有“井”字形的进叉通道,能够实现四面进叉,同时将上筋板和下筋板的内侧面制作成网格状,并且位于外侧的第一网格面上的方格面积小于位于中心位置的第二网格面上的方格面积,在保证受力的同时,还具有结构合理、节省材料、重量轻和成本低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在上筋板和下筋板的内外表面上都设有防滑垫,使得托盘的内外表面都具有防滑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在进叉口处设置弧形片,使得叉车的铲叉不被台阶所挡住,能够顺利进入托盘的进叉口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筋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 1、上筋板; 11、第一孔脚;2、下筋板; 21、第二孔脚;3、托盘主体;4、进叉口;41、弧形片;5、圆柱孔;6、网格面;61、第一网格面;62、第二网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所述包括对称设置的上筋板1和下筋板2,上筋板1的内侧面设有九个以3×3的矩阵形式排列的第一孔脚11,下筋板2的内侧面设有九个以3×3的矩阵形式排列的第二孔脚21;所述上筋板1和下筋板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构成托盘主体3;所述托盘主体3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两个进叉口4,所述的进叉口4之间相互连通、形成“井”字形的进叉通道;所述上筋板1和下筋板2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上筋板1和下筋板2均包括朝向外侧的平板面和朝向内层的网格面6,所述网格面6位于“井”字形的进叉通道上方,其整体形状为“井”字形; 所述网格面6包括布置于托盘主体3边缘处的八个孔脚之间的第一网格面61和布置于托盘主体3的中心处的孔脚外围的第二网格面62;所述第一网格面61的方格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网格面62的方格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3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