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石材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3368.1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源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石材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建筑用锁固装置,特别是配合建筑物结构,锁设建筑石材用的一种建筑石材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墙面为求美观与特殊性,多会选用各式建筑石材,例如原生石材、强化玻璃、磁板、陶板或高压板等。然而,已知建筑石材的安装方式是通过螺栓贯穿建筑石材后锁固于建筑物结构,以达成固定建筑石材于筑物结构,并作为墙面的目的,然而,此一方式,会破坏建筑石材整体外观,外露的螺栓更显突兀。
为此,曾有业者在建筑石材背部开设背扩孔,配合相对应的膨胀螺丝,使建筑石材可锁固于预先架设在建筑物结构体的框架,以构成建筑物外墙或墙面。并通过此一技术解决已知螺栓外露的缺点,更可确保建筑石材整体的美观。
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06627号,揭示一种内扩孔固定螺栓改良构造,由其摘要字段揭示“主要是于一锁杆未端设斜向扩张的杆头,并于该杆头上方的杆体设有一粗糙部,并依序套合有一波浪形起伏状的裙衬及一筒状压环,且置入墙面预先钻设的内扩孔中,并敲击该压环,迫使该压环的内缘干涉配合于锁杆的粗糙部,同时向下推挤于裙衬,使裙衬受锁杆末端的杆头斜面影响而逐渐撑开变形固定于内扩孔中,并于压环上方旋紧一压帽,使锁杆紧密牢固于墙面的内扩孔中,而不会留有空隙,并利用一螺帽将欲固定的对象锁固于锁杆上”。
虽说已知前案可达成保持建筑石材整体外观,但是,已知前案的结构较为复杂,组装及使用过程耗时,缺乏便利性。再者,已知前案的结构主要是依赖裙衬提供紧迫力,整体强度不佳,且无法承受较大的负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已知技术的问题与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石材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建筑石材固定装置,其包括:
一管件,具有一管身,并于该管身两端分别设有一帽头及一扩大部,且轴向贯穿该管身、该帽头及该扩大部设有一螺孔,该扩大部的活动端形成有一略大于该管身外径的斜角,且该扩大部轴向形成有多道剖槽,通过各该剖槽提供该扩大部径向的变形量,使该扩大部自该管件朝该斜角端向该螺孔内缩,并限缩该螺孔的孔径;
一螺杆,外径表面设有一螺纹段,并螺合于该螺孔,而螺杆至少一端设有一工具套接部;
一垫圈,套衔于该螺杆;
一弹性垫圈,套衔于该螺杆;以及
一螺帽,螺合于该螺杆。
其中该帽头的外径为一六角形。
其中该斜角的斜边设有一粗糙纹路。
其中该工具套接部为一四角形的杆体,提供操作工具套接链接,以驱动该螺杆。
其中该工具套接部为一四角形的凹孔,提供操作工具套接链接,以驱动该螺杆。
其中该工具套接部为一六角形的杆体,提供操作工具套接链接,以驱动该螺杆。
其中该工具套接部为一六角形的凹孔,提供操作工具套接链接,以驱动该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整体强度高,可承受较大的负载。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石材固定装置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石材固定装置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石材固定装置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请参照相关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建筑石材固定装置实施例。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以下相同元件是采相同符号标示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石材固定装置,其包括有一管件1、一螺杆2、一螺帽3、一垫圈4与一弹性垫圈5。
上述管件1,包含有一管身11、一帽头12、一扩大部13、一螺孔14、一斜角131、一粗糙纹路132及多道剖槽15。该管件1具有一管身11,而帽头12及扩大部13分别形成于管身11两端,且螺孔14轴向贯穿管身11、帽头12及扩大部13形成于管件1。其中,帽头12外径大于管身11,而扩大部13的活动端形成有一略大于管身1外径的斜角131,并于斜角131的斜边上形成有粗糙纹路132,且各剖槽15轴向沿扩大部13形成,通过各剖槽15提供扩大部13径向的变形量,以便扩大部13朝活动端的斜角131形成向螺孔14内缩的斜坡,并限缩部份螺孔14的孔径。另外实施时,帽头12可依操作工具的需求,选择性的采六角形、八角形等多角变化,方便操作工具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源,未经陈俊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3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器下衬套
- 下一篇:离心式压气机内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