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淬火装置的水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2874.9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义;杨三堂;胡文超;张省现;王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6/00 | 分类号: | C21D6/00;C21D1/6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淬火 装置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冶金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宽、特厚钢板热处理淬火用的钢板淬火装置的水冷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核能、军工、造船业、火力发电、桥梁建设、油气开发输送、汽车和工程机械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各种不同规格、高性能的中厚板、特厚板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特宽、特厚的淬火板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目前市场对特种热处理板材的巨大需求,开发全自动、高效的钢板淬火装置迫在眉睫。近年来,国内不少钢铁企业开始投资建设中厚板及特厚板热处理生产线。
现有的中厚板淬火热处理设备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采用一套简易的钢制料筐用于接受来自加热炉加热好的钢板,车间的通用行车将料筐及钢板一同吊起,放入水中进行淬火处理。该类方案受料筐规格、行车起重量的限制,只能处理小规格的钢板;同时需要长时间占用吊车,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此外,这种方式从钢板出炉到入水的时间过长,导致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只适合于小型企业、小批量生产。
另一类是摆动台架结构,吊车将加热好的钢板放置于淬火槽上部呈水平状态的摆动台架上,由摆动台架围绕其一端转动,使摆动台架带动钢板向淬火槽内下方摆动到45°左右停止,此时钢板完全浸没到水槽中,由此完成钢板入水、出水的淬火热处理工艺;该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完全满足中厚板及特厚板的淬火热处理要求;但是,采用这种淬火方式,当摆动台架带动钢板浸入淬火槽中时,钢板的上、下表面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很难靠浮力自行脱离钢板,由于这些气泡贴附在钢板的局部表面,阻止了钢板局部表面与冷却水的接触,使这些局部表面与其它没有贴附气泡的表面的冷却速度产生差异,进而会影响淬火钢板的整体质量。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钢板淬火装置的水冷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淬火装置的水冷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冲刷带走钢板表面沸腾换热产生的大量气泡,从而可以使得钢板淬火更加均匀,避免由于局部冷却速率的不同而产生的淬火钢板质量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板淬火装置的水冷系统;所述钢板淬火装置为摆动式淬火装置,其包括有淬火槽和摆动台架;所述水冷系统由设置在淬火槽内的第一喷水装置、第二喷水装置和第三喷水装置构成;
所述第一喷水装置设置在倾斜淬火位置的钢板上表面的顶部上方;所述第一喷水装置由沿钢板上表面的顶部边缘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头构成;
所述第二喷水装置设置在倾斜淬火位置的钢板上表面的底部上方;所述第二喷水装置由沿钢板上表面的底部边缘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头构成;
所述第三喷水装置设置在倾斜淬火位置的钢板下表面的下方;所述第三喷水装置由沿钢板下表面横向或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喷头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水装置、第二喷水装置和第三喷水装置分别通过相应管路与水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摆动台架由多条间隔设置的纵梁和多条间隔设置的横梁组接构成;所述多个第一喷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多条纵梁之间的间隔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每个第一喷头由一第一弯折管和与该第一弯折管一端连通的一第一喷淋管构成;所述第一喷淋管的轴向与摆动台架的横向边缘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喷淋管上设有多个喷射方向朝向钢板上表面的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弯折管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管路;所述第一喷淋管的长度应小于摆动台架上纵梁之间的间隔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折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喷淋管的中部;第一喷淋管两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一喷嘴设置在第一喷淋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一喷嘴为圆形喷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每个第二喷头由一第二弯折管和与该第二弯折管一端连通的一第二喷淋管构成;所述第二喷淋管的轴向与摆动台架的横向边缘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喷淋管上设有多个喷射方向朝向钢板上表面的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弯折管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弯折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二喷淋管的中部;第二喷淋管两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二喷嘴设置在第二喷淋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二喷嘴为圆形喷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每个第三喷头由一第三弯折管和与该第三弯折管一端连通的一第三喷淋管构成;所述第三喷淋管的管壁上设有两排喷射方向朝向钢板下表面的第三喷嘴;所述第三弯折管的另一端连接相应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2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渣炉用气保盖多功能窥孔装置
- 下一篇:汽车前轴/曲轴淬火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