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概念智能多功能喷雾机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992.8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9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郑加强;徐幼林;陈丰;夏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蒋家华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概念 智能 多功能 喷雾机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概念智能多功能喷雾机底盘,属于植保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产品安全的重视,世界各国对农药的使用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农药使用技术不断向低量、精确、智能的方向发展,以确保农药在限制的用量范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农药使用安全法律更加强调对农药使用者的安全保护,减少人与农药直接接触的机会,这些要求促进了植保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但农产品的产量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药残留超标事情经常发生。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作物在种植与生长过程中,传统植保机械作业效率低、性能差,不少地区仍停留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技术水平上。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农药使用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发了很多先进的施药技术,比如超低量喷雾、静电喷雾、智能对靶喷雾、可变量化喷雾、航空无人机喷雾等,不少科研单位研发了相关植保装备,比如悬挂式超低量弥雾机、喷杆喷雾机、轴流风送式微量静电喷雾机、自动对靶喷雾机、高射程风送式喷雾机、喷杆变换系统等,但是与这些喷雾装置配套的动力底盘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轮式或履带式拖拉机牵引、悬挂或车载方式承载喷雾装置,尤以悬挂式居多,也有一些学者研发了一些专用底盘,但是,这些底盘总体柔性较差,难以满足复杂地形地貌对底盘通过性的需要,另外,不同作物及作物不同生长期、不同行距的植物保护需求也对底盘地隙高度及轮距的调整提出了要求,规格各异的泵、药箱以及喷杆在底盘上的合理安装也对底盘的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目前喷雾机底盘的操纵性、舒适性以及路面运输状态时的平顺性和安全性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农林环境下的全地形、全方位植保喷雾作业的新概念智能多功能喷雾机底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概念智能多功能喷雾机底盘,包括底盘机架、设置在底盘机架后端的药箱固定架、转动设置在底盘机架前端的喷杆升降架、与所述的喷杆升降架构成垂向移动副的喷杆变换机构、设置在喷杆变换机构上的喷头和通过纵向调节装置与横向调节装置设置在底盘机架下部的车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调节装置调节底盘机架的离地高度,保证不同高度的植物均能从其下通过,通过横向调节装置调节轮距,使底盘可以在不同行距的植物之间通过,增大了底盘的通过性;喷杆变换机构可在喷杆升降架上上下移动,可根据植物的不同高度调整喷杆变换机构的高度,使喷头的喷洒范围可以覆盖不同高度的植物,喷杆升降架可在底盘机架上旋转更进一步增大了喷头的喷洒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由工作台旋转马达驱动的底盘旋转工作台和设置在底盘旋转工作台上并且驱动喷杆升降架升降的喷杆升降油缸,所述的喷杆升降架设置在底盘旋转工作台上。液压马达水平放置,并通过一对相互啮合的圆锥齿轮将动力传送给底盘旋转工作台,液压马达轴线水平放置,可节约安装空间,通过一对圆锥齿轮实现空间相互垂直的两轴之间的动力传递,输出轴与底盘旋转工作台连接,这样的配置可方便地通过控制液压马达转速实现工作台转速的调整,其与工作台上安装的喷杆升降架联合工作,可满足多种形态植物全方位喷雾的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横向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机架底部的轮距调整液压缸和与轮距调整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的支撑轴。通过轮距调整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调整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不仅容易控制,而且活塞杆的伸缩长度可以精确的控制,即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可实现精确的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纵向调节装置包括通过导向杆与支撑轴连接的同步升降液压缸和上端与同步升降液压缸的活塞相连的轮架,所述的轮架下端设置驱动车轮转动的液压马达。导向杆将横向设置的支撑轴与纵向设置的同步升降液压缸连接在一起,解决了横向与纵向的连接问题;通过同步升降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调整底盘机架的离地高度,且同步升降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容易控制,可以满足调解时精度的要求;每个车轮由一个液压马达驱动,使每个车轮前进的动力更足,适合各种复杂地形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南京林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磁继电器的铁芯
- 下一篇:旋转开关双凸轮及大角度断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