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线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620.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7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普天;陈建强;付金勇;张鹏志;林世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普锐精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H01R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线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源线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源线的加工中,经常需要先将剥好外层护套的电线的三根内芯线切断到一定长度,然后剥除一段线皮,将剥好的芯线按要求的颜色顺序插到电源插头端子中,然后用模具进行压接作业。为检查压接好的电源插头有无翘铜丝的状况,需要在压接作业后要先进行高压测试再进行头部注塑成型。以前采用的工艺方式一般是将以上各个工序分别有人在不同机器上操作完成,电线在各道工序之间通过流水线或人工搬运方式移动,为保证合格率,各道工序进行前需要对电线重新进行整理,所以需要多道工序来完成,耗费人工多,需要多次周转,效率极低,剥皮后的剥头容易散乱,影响加工质量。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源线加工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且功能多样的电源线加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线加工设备,其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振动送料装置、剥线装置、端子机、压接模具、高压检测装置、废品切头装置和夹线搬送装置;其中,所述振动送料装置和压接模具对接;所述端子机位于剥线装置的一侧,且压接模具位于端子机的底部;所述高压检测装置、废品切头装置依次设置于压接模具的一侧;所述夹线搬送装置设置于机架的前方,其能沿机架往复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加工设备采用集成式结构,各道工序之间无需人工搬运,能实现电源线芯线切断、剥皮、压接、检测及不良品识别的自动加工,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且加工精度高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加工设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源线加工设备,其由机架1、振动送料装置2、剥线装置3、端子机4、压接模具5、高压检测装置6、废品切头装置7和夹线搬送装置8等几部分装配而成。
其中,所述振动送料装置2、剥线装置3、端子机4、压接模具5、高压检测装置6、废品切头装置7和夹线搬送装置8均安装于机架1上,从而使本电源线加工设备的集成度较高,各道工序之间无需人工搬运。
所述振动送料装置2和压接模具5对接,该振动送料装置2将电源插头端子送到压接模具5中进行压接。
所述端子机4位于剥线装置3的一侧,且压接模具5位于端子机4的底部。将芯线按要求的颜色顺序插入夹线搬送装置8的右侧夹爪后,剥线装置3进行切剥线作业,然后将线搬送到压接位置,通过压接模具5将剥好的芯线插到电源插头端子中进行压接。
所述高压检测装置6、废品切头装置7依次设置于压接模具5的一侧。该高压检测装置6用于对电源插头进行高压测试,所述废品切头装置7用于对不良品进行切除。
所述夹线搬送装置8设置于机架1的前方,其能沿机架1往复移动,从而完成电源线的输送。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普锐精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普锐精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6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倍频晶体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晶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