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方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0119.7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8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帅万钧;晁勇;牛福;李安民;谭树林;王福利;苏卫华;张少东;吴丽华;崔向东;张文昌;姚国红;蒋建;刘琼;赵英;徐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G10/00 | 分类号: | A61G10/00;A61G3/00;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陈海平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方舱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适形辐射防护系统的车载方舱系统。
背景技术
CT设备是以X射线为人体断层扫描透射能量的计算机辅助成像设备,已成为医院普及性的检查和诊断医疗设备,CT检查在显示横断面方面明显优于X光片,能为急诊救治中的外科手术提供最有价值的指导性信息。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几年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野战医疗所、方舱医院系统以其快速机动的特点为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方舱CT设备的研制,为野外急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为了适应野外医疗的需求,方舱CT装置需将CT设备安装于方舱内,由汽车运输。现有技术中都采用大载重量的运输车辆作为移动工具,直接将固定的检查室装载在载重汽车上。然而,这样的方式对汽车的性能要求很高,并且由于整个方舱系统设备众多,自重很大,汽车在移动时显得笨重,机动性较差。另一方面,为了满足灵活机动的使用需求,承载车辆的车体长度和载重量就必须有所限制,而这种限制又使得车辆无法承载整个固定的检查室重量,所以这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对矛盾。再一方面,可以考虑将舱体内的设备数量减少一些,然而,更少数量的设备将减小整个方舱的医疗服务能力,也就是说,医疗服务能力将变得低下,无法满足野外医疗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用于野外环境的方舱CT系统,使得其重量减小,在提高其机动性的同时保持其医疗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申请人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一种车载方舱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方舱系统。通过该系统,使得在其他设备无法减轻重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CT设备辐射特点和使用环境要求,在确保辐射防护达标的前提下,减少辐射防护屏蔽层的总质量,从而减少方舱总重,提高车载方舱的机动灵活性。具体地,一种车载方舱系统,包括运输车、方舱和适形辐射防护系统,该方舱为翻板式双扩结构的大板式舱体,所述方舱内部包括CT控制室和CT扫描室,所述CT控制室位于方舱前部,CT控制室内布置有图像采集工作站、图像处理工作站、医学显示器、工作椅、观片灯和诊断报告打印机,CT扫描室位于方舱尾部,CT扫描室内布置有扫描床、CT装置、CT减振支架、舱体隔板、控制室隔板和控制室观察窗,所述适形辐射防护系统包括方舱侧壁上设置的厚度不同的多个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方舱展开状态内部尺寸为长3900mm,宽5800mm,高19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方舱的顶部和底部不设置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所述CT装置为GE Brivo325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方舱系统使得在安全防辐射的前提下,方舱的总重量大大减小,方舱医疗服务能力较高,机动性好,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载方舱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载方舱系统的CT装置的散射辐射剂量分布曲线图(nGy/mAs)。
图3是图1中方舱的展开后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方舱子区域分布情况。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野外环境的方舱的内部布局示意图。
图5是与图3的方舱子区域对应的方舱侧壁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载方舱系统示意图。该车载方舱系统包括运输车、方舱和适形辐射防护系统。适形辐射防护系统包括方舱侧壁上设置的厚度不同的多个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0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液体包装瓶
- 下一篇:一种传染病专用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