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整车架长度及角度的自行车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886.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弘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弘昌 |
主分类号: | B62K3/02 | 分类号: | B62K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车架 长度 角度 自行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可调整车架长度及角度的自行车车架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配合骑乘者身高及骑乘模式无段式调整例如前、后两轮轴距、座管与车头管间水平距离、前叉杆倾斜角度与座管倾斜角度等的自行车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车架结构主要包括有:一供套接脚踏板的五通管;一连接于该五通管并向上延伸的座管;一分别连接于该座管及该五通管并向后延伸的后叉杆组;一车头管;一枢接于该车头管内并向下延伸的前叉杆;以及一连接该座管与该车头管的上管及下管。自行车的其它配件包括有:一枢接于后叉杆组上的后轮;一枢接于前叉杆上的前轮;一连接于该座管并向上延伸的坐垫立管及坐垫;一枢接于该车头管内并向上延伸的把手立管及车把手,该把手立管与该前叉杆间具有连动关系,而可操控该前轮的骑乘方向;一可被该脚踏板带动并将动力传递至后轮(或前轮)的链轮传动组;以及一刹车装置等。
自行车为配合不同身高的骑乘者(例如童车、青少年车、大车等)以及不同的骑乘模式(例如竞速车、城市车、越野车等),而在其车架结构的各车架管间的距离及倾斜角度等均有不同的设定模式,例如前、后两轮轴距、座管与车头管间水平距离、座管倾斜角度及前叉杆倾斜角度等,即需配合不同的车种,作不同的设定。以下举数例加以说明:
童车、青少年车、大轮径车的差别除了轮径大小不同之外,其上管距离及前、后两轮轴距的设定也有不同。一般而言,童车、青少年车的上管距离及前、后两轮轴距均较短,大轮径车的上管距离及前、后两轮轴距则较长,以适应身高较高的人士骑乘。
座管倾斜角度及前叉杆倾斜角度较大的车种(如竞速车、越野车),适合郊区高速骑乘的模式,此时需要较大的座管角度(例如竞速车座管角度设定为73-75度),以方便骑乘者的踩踏施力。以及较大的前叉杆前倾角度(例如竞速车前叉杆前倾角度设定为73-75度),以取得较灵敏的操控性。同时,为了高速骑乘及利于踩踏施力,需要有较长的座管至车把手距离,使骑乘者得以俯身的姿势,一方面降低风阻,一方面利于用力踩踏。然而,骑乘时要俯身,仅适用于较专业的人士,一般人会觉得容易疲劳较不习惯。因此较不适合市区低速休闲式的骑乘方式。
座管倾斜角度及前叉杆倾斜角度较小的车种(如城市车)则适合都会区城市车低速的骑乘模式。城市车的骑乘以休闲为主,速度不快,讲求舒适,因此座管和车把手间的距离较短,使骑乘者可以挺直上身骑乘,对一般人而言较不易疲劳。其前叉杆前倾角度及座管角度通常设定为69-71度,此一较小的前叉杆前倾角度及座管角度,不利于踩踏出力,但是得以分散地面回弹的震动,因此舒适性较佳。然而,此一较小的座管倾斜角度及前叉杆倾斜角度,并不利于高速行车,也较不利于爬坡。
座管和车头管间的水平距离(以下简称为上管距离),应该要随着不同人的身高而有不同,身高较高的人,手部和脚部都较长,因此需要较长的上管距离。除此之外,上管距离、座管倾斜角度及前叉杆倾斜角度,应该也随着不同的骑乘模式而略有不同,高速骑乘模式时,需要有较长的前、后两轮轴距或上管距离,使骑乘者可以俯身冲刺,并降低风阻;同时较大的座管倾斜角度,使骑乘者脚踩施力更有效率。在市区低速骑乘时,则需要有较短的上管距离,使骑乘者得以挺身舒适的骑乘,同时较小的座管倾斜角度和前叉杆倾斜角度,得以减低来自地面的震动。
不同的骑乘姿势(俯冲和挺直)以及所搭配的车把手(如跑车弯把和直把),其需要的上管距离也会有不同。
一般而言,车把手有:登山车用的平把,跑车用的弯把,淑女车用的弯把。不论哪一种把手,也各有不同的后弯角度。因此;选用不同的车把手,必然也会影响到上管的水平距离,由于一般的车架已经焊接成型,其上管水平距离已经固定,因此;当骑乘者想任意替换不同的车把手时,会使上管的水平距离变得太长或太短,造成骑乘者会有不顺畅的感觉。例如:平把改换成跑车弯把时,上管的水平距离变得太长,骑乘者要趴得更低骑乘,而且让骑乘重心过度前移,容易造成前翻车;反之,跑车弯把改换成平把时,上管的水平距离变得太短,骑乘者无法以俯身的姿势骑乘,降低风阻,踩踏效率因此降低,也无法高速骑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弘昌,未经赵弘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坐垫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光伏屋瓦构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