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885.1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晁勇;帅万钧;牛福;苏卫华;吕晓宁;张少东;谭树林;李安民;吴丽华;崔向东;张文昌;高华永;董灿;曹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陈海平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ct 底座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CT设备是以X射线为透射能量的人体断层扫描计算机辅助成像设备,已成为医院常规检查和诊断手段,CT检查在显示横断面方面明显优于X光片,能为急诊救治中的外科手术提供最有价值的指导性信息。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几年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野战医疗所、方舱医院系统以其快速机动的特点为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灾难中伤员的病情是颅脑还是其他脏器损伤,医生在现场大多只能凭经验治疗,很多危重伤病员因延误治疗时机而致死致残。颅脑、脊柱和内脏损伤的快速诊断,在医院最常用的诊断手段是CT检查。CT设备为高精密设备,机械部分和电子部件对振动和冲击非常敏感,当CT设备承受的振动和冲击超过一定限度后,极易引起部件损坏或加速老化,造成设备故障或图像质量降低。CT设备对运输和使用环境的苛刻要求,限制了CT设备在野外复杂环境的灵活使用,从而限制了救援现场致命伤的快速诊断和救治。
国内尚未见野外复杂环境下CT设备使用的报道,国外车载式CT设备也仅限使用于振动和冲击较少的高级别公路条件运输,且承载车体较长,减振措施均在车体底盘实现,无法实现野外复杂环境下使用。解决低级别公路和野外环境条件下振动和冲击问题,是CT设备在复杂环境下使用的关键。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使得其野外工作适应性强。申请人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支架、激光测距仪和四个平衡调节器,所述激光测距仪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平衡调节器上,CT的扫描机架底板通过螺栓和内侧四个固定孔固定于承力支架上,所述四个平衡调节器分别与扫描机架底板外侧四个固定孔可旋入和旋出地相连,对应于四个平衡调节器的位置在方舱底部设置有四个可调高度的支撑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可快速调平,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一种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包括承力支架4、激光测距仪(未示出)和四个平衡调节器7,所述激光测距仪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平衡调节器上,CT的扫描机架底板6通过螺栓和内侧四个固定孔固定于承力支架4上,所述四个平衡调节器7分别与扫描机架底板6外侧四个固定孔可旋入和旋出地相连,对应于四个平衡调节器7的位置在方舱底部设置有四个可调高度的支撑螺母8。
优选地,承力支架4承载于四个底部金属减振器5上,通过底部四个金属减振器固定于舱体底板上。CT设备扫描机架底板6通过螺栓和内侧四个固定孔固定于承力支架4上。
优选地,所述平衡调节器7与扫描机架底板6外侧四个固定孔相连。所述平衡调节器7实现CT设备运输状态和运行状态的转换。
优选地,运输状态时,平衡调节器旋起,CT设备扫描机架和承力支架7完全由金属减振器5承载,处于自由状态。
优选地,运行状态时,平衡调节器7向下旋落,下部螺纹旋入车体预埋螺母,并有紧固螺栓加紧,起支撑作用;平衡调节器上螺纹贯穿于CT设备底座,位于底座下部平衡调节器支撑螺母8上旋,将CT设备和承力支架整体抬起,金属减振器5处于卸载状态,四个支撑螺母8同时调节CT设备机架水平;平衡调节器位于CT底座上部的紧固螺母9,起到锁紧功能,使CT设备与舱体为刚性连接状态,满足CT设备运行状态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野外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构的轮腿复合式轮椅车
- 下一篇:缓解眼胀眼痛眼疲劳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