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方舱CT机控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883.2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帅万钧;晁勇;张少东;苏卫华;谭树林;李安民;吴丽华;牛福;崔向东;张文昌;高华永;端慧敏;杨全胜;董灿;冉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G10/00 | 分类号: | A61G10/00;A61G3/00;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陈海平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ct 控制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方舱CT机控制室。
背景技术
CT设备是以X射线为人体断层扫描透射能量的计算机辅助成像设备,已成为医院普及性的检查和诊断医疗设备,CT检查在显示横断面方面明显优于X光片,能为急诊救治中的外科手术提供最有价值的指导性信息。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几年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野战医疗所、方舱医院系统以其快速机动的特点为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方舱CT设备的研制,为野外急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车载方舱CT机控制室,使得其布局合理,适应性强。申请人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车载方舱CT机控制室。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方舱CT机控制室,该控制室内设置有图像采集工作站、图像处理工作站、诊断报告打印机、采集站医学显示器、2个工作椅和铅玻璃;CT控制室前壁板上布置有医用观片灯、图像处理站显示器和键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方舱CT机控制室布局合理,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载CT机舱的车载状态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载CT机舱运输收拢状态布局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机舱的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野外环境的机舱的控制室前壁布局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野外环境的机舱的控制室后壁布局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野外环境的机舱的扫描室后壁布局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载CT机舱的前视图。
图中:1越野车;2装载底盘;3CT舱体;4底盘减振器;5舱体隔板;6行车检查门;7CT扫描机架;8扫描床;9扫描机架底板;10CT减振支架;11医用胶片打印机;12空调内机;13稳压电源;14脚蹬;15照明灯带;16全景摄像头;17图像采集工作站;18图像处理工作站;19诊断报告打印机;20采集站医学显示器;21工作椅;22铅玻璃;23医用观片灯;24图像处理站显示器;25键盘;26配电箱;27行车检查门;28灭火器;29通讯装置;30通风壁盒;31分体空调;32电源壁盒;33工具箱;34线缆盘箱;35暖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车载式CT系统可用越野车装载运输;如图1所示,整车包括越野车1、装载底盘2、CT舱体3、底盘减振器4;所述CT舱体3为手动推拉翻板式双扩结构的大板式舱体;运输状态下,如图2所示,舱体隔板5重叠排列,CT系统处于收拢状态,仅可通过舱体前部的行车检查门6进入舱体;CT舱体展开后如图3所示,方舱内部分为CT控制室和CT扫描室两个功能区,CT控制室和CT扫描室均有铅板防护。
CT扫描室位于整舱尾部(沿运输前进方向),布置有CT扫描机架7、扫描床8、扫描机架底板9、CT减振支架10、医用胶片打印机11、空调内机12、稳压电源13和脚蹬14等设备设施;在CT扫描室顶部还布置有照明灯带15和一个全景摄像头16;CT方舱运输时,扫描机架7通过减振支架10进行减振,保证CT设备不因汽车振动造成损害;
CT控制室位于方舱前部,如图4所示,CT控制室内布置有图像采集工作站17、图像处理工作站18、诊断报告打印机19、采集站医学显示器20、2个工作椅21和铅玻璃22;
如图5所示,CT控制室前壁板上布置有医用观片灯23、图像处理站显示器24和键盘25;
如图6所示,CT扫描室后壁板上布置有配电箱26、行车检查门27、灭火器28、通讯装置29和2个通风壁盒30,CT方舱共设4个通风壁盒30,另两个通风壁盒30位于CT方舱前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的音视频播放装置
- 下一篇:床头抬高角度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