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025.8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刚;汪银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0 | 分类号: | E04F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落地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高层建筑大量建设。室内抹灰和砌筑较多,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跟进施工进度,疏于管理,楼层落地灰大量产生,楼层文明施工也受到影响。而直接采用人工清理,不仅操作随意,不规范,花人工,还影响到落地灰再次利用的强度和后期的使用,目前落地灰一直未有固定设备进行收集,仅仅局限于人工采用扫帚清扫,使得楼层扬尘得不到控制,对楼层文明施工影响较大,且收集后的落地灰混合了太多的垃圾,不能得到较好的利用,加快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增加成本,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它能有效的收集砌筑或抹灰过程中产生的落地灰,便于落地灰的清理及再利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包括收集槽体,收集槽体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在收集槽体的一端设有出灰口;另设有刮灰块,刮灰块的形状与收集槽体的形状对应,在刮灰块的顶部设有手柄。
在收集槽体一侧的上部设有由下自上向外侧倾斜的接灰面。使收集槽体在使用过程中能更好的贴合墙体,提高接落地灰时的效果。
在刮灰块上设有滑动稳定块。滑动稳定块与刮灰块之间形成一个卡槽,正好卡入收集槽体的一侧,提高刮灰块在收集槽体中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滑动稳定块的底部设有卡块,在收集槽体对应的一侧的底部设有限位滑槽,卡块安装在限位滑槽中。限位滑槽的形状与卡块的形状对应,限位滑槽顶部为一个向内的凸台结构,该凸台挡住滑动稳定块上的卡块的顶部,且该凸台结构与收集槽体形成的间隙大于滑动稳定块的厚度,使滑动稳定块能沿限位滑槽左右移动,而无法上下移动,使刮灰块通过滑动稳定块上的卡块安装在收集槽体上,组成一个整体,避免刮灰块遗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槽状结构的收集槽体,使得砌筑或抹灰过程中产生的落地灰直接掉进了收集槽体中,并利用刮灰块将收集槽体中的落地灰挂出,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快速收集落地灰,不用额外多花人工进行清理,而收集后的落地灰能立刻用于楼层,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外形美观,采用的材料均为废弃木板制作,并且还可以重复周转使用,规范了落手清工作,促进了楼层文明,极大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绿色施工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中起到了关键效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刮灰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收集槽体1,收集槽体1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在收集槽体1一侧的上部设有由下自上向外侧倾斜的接灰面5;在收集槽体1的一端设有出灰口2;另设有刮灰块3,刮灰块3的形状与收集槽体1的形状对应,在刮灰块3的顶部设有手柄4;在刮灰块3上设有滑动稳定块6;在滑动稳定块6的底部设有卡块7,在收集槽体1对应的一侧的底部设有限位滑槽8,卡块7安装在限位滑槽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栅风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箔压印具有非对称边缘的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