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机车机械室通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631.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利;曾慧;曾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17/08;F04D29/28;F04D29/30;F04D29/44;F04D29/6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机车 机械 通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机车机械室通风机,它是一种用于出口型(南非地区)机车机械室多翼式轴向离心通风机,属于流体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按照电力机车机械室通风要求,风机为流量2m3/s,静压为850Pa,声功率小于93dBA,重量小于108Kg。根据获得高效率、低噪声原则,此种风机通常选用叶轮+后导叶的轴流式风机型式。由于机车内机械室通风机所占空室和重量要求有限,限制风筒直径设计尺寸不能大于536mm,所以采用轴流式通风机结构,风机流量及压力难以满足上述参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风机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尺寸小,流量大、低噪音的电力机车机械室通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机车机械室通风机,包括进风道、风筒组件、叶轮和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通风机采为圆弧板多翼式前向离心叶轮结构,叶轮是由前轮盘、叶片、轮芯和后轮盘组合而成,叶轮中的前轮盘呈平直结构,叶轮中的叶片为前向平板圆弧叶片;
所述的风筒组件是由外风筒、挡风板、内风筒、后导叶、加强筋和方形法兰组成;风筒组件中的内风筒与后轮盘之间的距离为27.5mm,内风筒与外风筒之间通过后导叶相连接,后导叶数为11片,挡风板距离外风筒左端面39.5mm,方形法兰距离外风筒右端面25mm,加强筋均匀分布于方形法兰上;
所述的电动机通过螺栓安装于风筒组件的内风筒安装板上,内风筒内设置支撑块,使其支撑内风筒;内风筒的筒壁上设有四个用于电机散热和冷却旳U形孔;
所述的进风道与前轮盘之间的轴向间隙为5mm,前轮盘与风筒组件中的挡风板之间的周向间隙为4mm。叶轮中的叶片数为32片。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采用了圆弧板多翼式前向离心叶轮加后导叶技术,前向离心叶轮可使风机获得较小直径叶轮,但效率较低,为使气流流场进一步优化,采用后导叶以提高风机出口静压和效率。通风机采用了圆弧板多翼式前向离心叶轮结构,叶片均采用前向平板圆弧叶片,通过选用合理的叶片出口角,使得风机的声功率级低于93dBA,并且振动速度低于2.8mm/s。风机电机安装在风筒组装的内风筒内,电机与内风筒通过4个六角螺栓加以固定,内风筒内设置4个支撑块以支撑内筒,以提高电机刚性,减小风机振动,此时与内筒相接的后导叶也起到支撑内筒的作用。风筒组装为内外风筒、挡风板、后导叶、方形法兰和加强筋焊接而成,全部采用钢板Q235A材料,节省材料成本,保证风机整体强度。叶轮选用圆弧板多翼式前向离心叶轮,为前轮盘、叶片、轮芯、后轮盘焊接而成,在小型通风机中多翼式叶轮以其大流量系数,高压力系数,小尺寸系数而获得广泛应用。多翼式叶轮叶片的优异气动性能,进风道、叶轮、风筒组装中挡风板空间最优化配置及风筒组装中内外风筒间导叶最优化设计以保证风机气流噪音达到最低水平。本通风机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尺寸小,流量大、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种电力机车机械室通风机,包括进风道1、风筒组件、叶轮和电动机14,其特征在于该通风机采为圆弧板多翼式前向离心叶轮结构,叶轮是由前轮盘4、叶片5、轮芯6和后轮盘7组合而成;叶轮中的前轮盘4呈平直结构,叶轮中的叶片5为前向平板圆弧叶片;
所述的风筒组件是由外风筒2、挡风板3、内风筒9、后导叶11、加强筋12和方形法兰13组成;风筒组件中的内风筒9与后轮盘7之间的距离为27.5mm,内风筒9与外风筒2之间通过后导叶11相连接,后导叶数为11片,挡风板3距离外风筒2左端面39.5mm,方形法兰13距离外风筒2右端面25mm,加强筋12均匀分布于方形法兰13上;风筒组件的加强筋12数量为8片。
所述的电动机14通过螺栓安装于风筒组件的内风筒安装板8上,内风筒9内设置支撑块10,使其支撑内风筒9;内风筒9的筒壁上设有四个用于电机散热和冷却旳U形孔;内风筒上的支撑块(10)数量为4块;
所述的进风道1与前轮盘4之间的轴向间隙为5mm,前轮盘4与风筒组件中的挡风板3之间的周向间隙为4mm。叶轮中的叶片5的叶片数量为32片。
本通风机安装在机车机械室通风柜上,冷却空气从风百叶窗和风机风道进入。冷却空气由机械室风机叶轮加压,流经机械室通风柜,并经过旋风除尘器,进入机械室。
本实用新型由于多翼式叶轮叶片的优异气动性能,进风道、叶轮、风筒组件中的挡风板空间最优化配置及风筒组件中的内、外风筒间的后导叶最优化设计以保证风机气流噪音达到最低水平。本通风机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尺寸小,流量大、低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流制电力机车冷却塔用通风机
- 下一篇: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