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的高耐腐蚀轮胎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591.5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2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良;万建军;陆福泉;俞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F16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12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腐蚀 轮胎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螺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高耐腐蚀轮胎螺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当中用到的轮胎螺栓,普通存在强度低,安装牢固度不高,造成钢结构稳定性降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201120125973.X ,公开一种新型汽车轮胎螺栓总成,包括具有头部和杆部的螺栓以及螺母和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和垫圈套接铆合,垫圈与螺母之间可以相对旋转,螺母下端的翻边与垫圈的上部内环面可活动地相扣,垫圈的上端面与螺母的台阶面之间球面配合,所述垫圈的下部延伸有环套。此结构相对复杂,而且紧固度相对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而且使用强度高,紧固度高,使用方便的用于汽车的高耐腐蚀轮胎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汽车的高耐腐蚀轮胎螺栓,包括螺栓体,所述的螺栓体的中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挡接突圈,所述的螺栓体的左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左装配杆,所述的螺栓体的右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右装配杆,所述的左装配杆的左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左螺接端,所述的左螺接端上设有小螺母,所述的右装配杆的右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右螺接端,所述的右螺接端上设有大螺母,所述的大螺母上设有与右螺接端相匹配的活动垫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装配杆与挡接突圈间通过直角相过渡连接,所述的挡接突圈的两侧端分别设有削面,所述的挡接突圈的上部设有弧形突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装配杆的直径小于右装配杆的直径,所述的右装配杆的直径为30mm,所述的左装配杆的长度为61.5mm,所述的左螺接端的长度为37mm,所述的右装配杆的长度为62.5mm,所述的右螺接端的长度为47.5mm,所述的螺栓体的长度为130mm。
作为优选,轮胎螺栓的表面设有喷砂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的高耐腐蚀轮胎螺栓,结构紧凑,提升安全性,提升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汽车的高耐腐蚀轮胎螺栓,包括螺栓体1,所述的螺栓体1的中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挡接突圈2,所述的螺栓体1的左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左装配杆3,所述的螺栓体1的右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右装配杆4,所述的左装配杆3的左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左螺接端5,所述的左螺接端5上设有小螺母6,所述的右装配杆4的右端设有与之相一体化的右螺接端7,所述的右螺接端7上设有大螺母8,所述的大螺母8上设有与右螺接端7相匹配的活动垫圈9。所述的左装配杆3与挡接突圈2间通过直角相过渡连接,所述的挡接突圈2的两侧端分别设有削面10,所述的挡接突圈2的上部设有弧形突块11。所述的左装配杆3的直径小于右装配杆4的直径,所述的右装配杆4的直径为30mm,所述的左装配杆3的长度为61.5mm,所述的左螺接端5的长度为37mm,所述的右装配杆4的长度为62.5mm,所述的右螺接端7的长度为47.5mm,所述的螺栓体1的长度为130mm。轮胎螺栓的表面设有喷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器的出轴防干涉带衬套加阻尼孔和弹片防漏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