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压电隔膜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040.9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蔡浩;董景石;王良亮;周鑫;林峰;杨阳;姜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53/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2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压电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泵,特别涉及一种悬臂式压电隔膜泵。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对压电泵研究的不断深入,压电泵的性能也大幅提高。压电泵有着结构简单,能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较传统机械泵相比,其在生物医学、精细化工、医药研究等领域的流体输送场合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国内研制的单腔或多腔压电泵大多直接利用压电振子的振动形变改变泵腔容积,从而达到流体输送的目的。该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小型化微型化。但压电振子的制备通常是把压电晶体片与基板粘结到一起,流体流过泵腔时直接与压电振子接触,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制造压电泵时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医疗药业造成污染,压电泵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金属基板也可能对某些敏感试剂造成化学破坏。
除了压电材料对流体的污染,为了保证医疗的安全性,压电泵的工作电压不能过高,这也往往使得泵的输出性能达不到预期要求。另外,传统压电泵大多采用圆形振子的周边固定或波结支撑方式,存在振子挠度小,输出振幅较小,简谐频率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矩形压电振子提供激励,并用PET薄膜作为隔膜的悬臂式压电隔膜泵。
本实用新型是由激振单元、泵腔腔体和流道结构组成,
所述的激振单元是由泵体、可调压紧机构、压电振子、传振活塞和PET隔膜构成,泵体上设有矩形凹槽和长条孔,可调压紧机构由上压紧块和下压紧块组成,下压紧块底部的凸台嵌入泵体上的矩形凹槽内,可调压紧机构可在矩形凹槽内左右滑动,并可通过四个贯穿泵体上长条孔的螺栓固定在泵体某一位置;压电振子是由铜基板和压电陶瓷片构成,压电陶瓷片通过固化胶粘接在铜基板的上、下表面,铜基板和压电陶瓷分别引出电极连接电源;铜基一端被夹紧在可调压紧机构上压紧块和下压紧块之间,铜基板的一端开有通孔,通孔处套装传振螺杆,并用上下两个螺母旋紧连接;传振螺杆下端通过螺纹与传振活塞连接,并用第一螺母旋紧;传振活塞下表面与PET隔膜上表面用固化胶粘接。当压电振子接上电源后,在交变的激励信号作用下,压电陶瓷片产生收缩和伸长,使得粘接在压电陶瓷片上的铜基板产生交替的弯曲变形,振动通过压电振子末端的传振螺杆和传振活塞传递至PET隔膜。
所述的泵腔腔体是由上泵盖、下泵盖和环形密封圈构成,上泵盖和下泵盖上开有环形槽,环形密封圈套装在环形槽内,上下两个环形密封圈把PET隔膜夹紧在中间,实现柔性支撑;PET隔膜与下泵盖之间形成泵腔,泵腔内容纳输送的流体;上泵盖和下泵盖均套装在泵体的圆形凹槽内,并通过四个均布的螺栓固定安装在泵体上。
所述的流道结构是由入口单向阀、入口管道、出口管道和出口单向阀构成,入口单向阀通过固化胶粘接在下泵盖左阀座上,出口单向阀通过固化胶粘接在下泵盖右阀座上,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分别用胶粘接在下泵盖的左右阀孔处。当PET隔膜上凸变形时,泵腔容积变大,压强降低,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流体从入口管道流入并通过入口单向阀进入泵腔;当PET隔膜下凹时,泵腔容积变小,压强增大,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流体通过出口单向阀排出泵腔,从出口管道流出。然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的阀片为轮式结构,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均是由阀片、弹性梁和固定环组成,三个弹性梁均布在阀片和固定环之间,固定环用固化胶粘接在下泵盖上的阀座上。当入口单向阀或出口单向阀两侧存在压差的时候,压强作用使弹性梁发生变形,实现阀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矩形压电振子悬臂支撑方式,相较于传统圆形振子的周边固定或波结支撑有着挠度大,末端输出振幅大,简谐频率较低的优势。同时,实现矩形压电振子悬臂长度可调,使振动系统具有不同的振动特性,满足了不同输出性能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PET隔膜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和电绝缘性,以及无毒、防渗透、质量轻等优点,作为输送化学及医疗液体的泵腔振膜,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等优势。
3、本实用新型的压电振子不直接与输送流体接触使得压电泵可以在较大的工作电压下工作,具有良好的输出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阀片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