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钣金件搭接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768.X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10 | 分类号: | F16B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钣金件搭接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钣金件搭接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设计过程中,小钣金件被广泛应用车身结构中,用来保证车身的强度,同时减轻车身的重量。
通常小钣金件直接焊接在大钣金件上,在钣金件定位孔只有一个或者没有的情况,大钣金件及小钣金件均易在钣金平面移动,而且大钣金件及小钣金件均易绕定位孔的中心轴旋转。若在大钣金件上增加一个普通的定位孔,仅能使得大钣金件在钣金平面方向固定,在焊接小钣金件时小钣金件易在钣金平面移动且易绕定位孔的中心轴旋转。如此在焊接小钣金件时,定位困难,夹具设计结构复杂,增加成本,难于保证小钣金件位置的准确,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得大钣金件及小钣金件均不在钣金平面移动且不绕定位孔的中心轴旋转的钣金件搭接结构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的钣金件搭接结构在钣金平面移动且会绕定位孔的中心轴旋转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件搭接结构,包括大钣金件、小钣金件及第一定位销,所述大钣金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小钣金件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销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所述大钣金件在对应所述小钣金件的任意一侧边的位置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钣金件搭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并紧贴所述小钣金件的外侧边缘。
优选地,所述小钣金件位于所述大钣金件的上方并通过两个焊点焊接在所述大钣金件上。
优选地,所述大钣金件还设置至少一个第四定位孔,所述钣金件搭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定位销,所述第三定位销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具有上述的钣金件搭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钣金件搭接结构及汽车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同时实现大钣金件及小钣金件均不在钣金平面移动且不绕定位孔的中心轴旋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钣金件搭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中的大钣金件及小钣金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表示图1中的大钣金件及小钣金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表示图1中的大钣金件及小钣金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钣金件搭接结构及具有钣金件搭接结构的汽车。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钣金件搭接结构包括大钣金件10、小钣金件20、第一定位销30及第二定位销40。
大钣金件10及小钣金件20均为板状结构,且大钣金件10的尺寸远大于小钣金件20。小钣金件20位于大钣金件10的上方,并通过两个焊点6焊接在大钣金件10上。
大钣金件10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2,小钣金件20上设有第二定位孔22,所述第一定位销30依次通过第一定位孔12及第二定位孔22。
所述大钣金件10在对应小钣金件20的任意一侧边的位置设有第三定位孔14,所述第二定位销40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14并紧贴所述小钣金件20的外侧边缘。
第一定位销30穿过第一定位孔12及第二定位孔22,第二定位销40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14,如此使得大钣金件10不在钣金平面内(如图中x-y平面方向所示)移动且不绕第一定位孔12的中心轴旋转。
第二定位销40紧贴所述小钣金件20的外侧边缘,并配合第一定位销30,使得小钣金件20也不在钣金平面内移动且不绕第一定位孔12的中心轴旋转。
为了进一步保证大钣金件10不在钣金平面内移动且不绕第一定位孔12的中心轴旋转,在大钣金件10还设置至少一个第四定位孔16,所述钣金件搭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定位销50,所述第三定位销50穿过第四定位孔16。
本实用新型的钣金件搭接结构及汽车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同时实现大钣金件10及小钣金件20均不在钣金平面移动且不绕定位孔的中心轴旋转,由于无需在尺寸小的小钣金件20再设置定位孔,使得小钣金件20的强度不会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培养回转装置及其轴承支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换囊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