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738.9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再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和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型切管套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切管套丝机主要用于加工管件的螺纹,电动切管套丝机包括车头箱、滑架、板牙头、刮刀与割刀,其中车头箱包括电机、变速箱、油泵和带有导柱的箱体,电机、变速箱和油泵均安装在箱体内,滑架安装在箱体的导柱上,板牙头、刮刀和割刀均安装在滑架上,通过车头箱带动待加工的管件转动,通过滑架带动板牙头、刮刀与割刀沿导柱的轴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加工管件螺纹的功能。使用时为了降低管件加工时的温度同时降低板牙头与管件的摩擦一般会在加工时向管件浇冷却润滑油,现有的切管套丝装置的冷却润滑油多为一次性使用,使得加工成本大大增加,除此之外现有的电动切管套丝机还存在着:供油不畅或供油较多的现象,供油不畅易导致板牙头与管件之间摩擦较大,易对板牙头造成损坏,供油较多会导致冷却润滑油的浪费,使得加工成本大大增加,除此之外现有的切管套丝机还存在着: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护与维修不便,体积大,加工精度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动套丝机的切削液的油路构造[申请号:01245254.8],包括基座、一对导向轴、往复台、绞盘、卡盘;滤油器经过油管接在油泵的吸入油路上,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轴为中空的管状,油泵的泵出油路接通所述的第一导向轴的管腔,第一导向轴的管腔与型腔相接通,所述的型腔通至绞盘的绞盘本体上。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电动套丝机冷却油无法循环使用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结构复杂,供油不畅,耗油量大,冷却油浪费大,故障率高,维护与维修不便,体积大,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耗油量小,冷却效果好的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上设有筒状体,所述的筒状体一端设有第一卡爪盘,另一端设有第二卡爪盘,且所述的第一卡爪盘的中心线与第二卡爪盘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的筒状体连接有能驱动筒状体周向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架体上还设有至少两根位于第一卡爪盘一侧的滑架,所述的滑架上滑动设有滑架座,所述的滑架座连接有能驱动滑架座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滑架座上依次铰接设置有板牙头、割刀器与刮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上还设有位于板牙头下方且用于存放冷却油的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上设有过滤结构,在储油槽内设有能将储油槽内的冷却油导流至板牙头上方的抽油机构。
在上述的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中,所述的抽油机构包括设于储油槽内的油泵,所述的油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与设于板牙头上端的出油孔相连通。
在上述的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中,所述的过滤结构包括设置在储油槽上的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过滤孔。
在上述的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中,所述的架体上设有能与所述的储油槽相连通的排油孔,所述的排油孔上设置有盖体。
在上述的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中,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架体上的电机以及设于筒状体上的链轮,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
在上述的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中,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滑架座上的滑架手轮,所述的滑架手轮端部设有滑架齿轮,所述的滑架齿轮与设于滑架上的齿条相啮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改良型切管套丝装置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耗油量小,油路畅通,冷却润滑油不易浪费,工作时稳定性高,维护与维修方便,加工精度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架体1、排油孔11、盖体12、筒状体2、第一卡爪盘21、第二卡爪盘22、第一驱动机构3、电机31、链轮32、链条33、滑架4、滑架座5、板牙头51、出油孔511、割刀器52、刮刀器53、第二驱动机构6、滑架手轮61、齿条62、储油槽7、油管71、过滤板72、过滤孔7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和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和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霉变抗压耐酸型涂料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防腐防锈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