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聚乳酸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721.3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力;闵家新;任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食管癌 手术 乳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聚乳酸贴片。
背景技术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食管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积累,特别是吻合器械的临床应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其发生因素很复杂,各种手术方法都不能保证不出现瘘口,如何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是食管癌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很复杂,有多方面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与吻合技术和手术操作密切相关,以及吻合口局部感染和吻合后张力过大等。目前,改良的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在国内外都有开展,主要着重于加强吻合口的保护,包括应用胃网膜,肋间肌或胸大肌带蒂肌皮瓣加强吻合口,降低吻合口张力,改善血供,对降低吻合口瘘发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手术完成后,吻合口的生长状况难以控制,在吻合口瘘发生前,无法进一步处理治疗,不像体表伤口或创面一样,可以应用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其愈合,从而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的手术中易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的生长状况难以控制,吻合口瘘发生前无法治疗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率高的缺点,提供一种促进吻合口的生长愈合,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聚乳酸贴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聚乳酸贴片,包括叠放的聚乳酸膜和包裹在聚乳酸膜外的聚乳酸框,叠放的聚乳酸膜中每层聚乳酸膜之间设有表皮生长因子层。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聚乳酸贴片,包括叠放的聚乳酸膜和包裹在聚乳酸膜外的聚乳酸框,叠放的聚乳酸膜中每层聚乳酸膜之间设有表皮生长因子层。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另外,聚乳酸对人体有高度安全性并可被组织吸收,加之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用于吻合口瘘的贴片框架既安全又方便。表皮生长因子缩写为EGF,是最早发现的生长因子, 对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而起作用,激发受体内在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启动了信号传导级联而导致多种生物化学变化,细胞内钙水平上升, 增加糖酵解与蛋白质合成, 增加某些基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 最终导致DNA合成和细胞增殖。已有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粘膜上皮及肌细胞均有极强的促增值作用,并且会明显减少疤痕组织的形成。聚乳酸制成的框架将叠放的聚乳酸膜支撑固定,叠放的聚乳酸膜中每层聚乳酸膜之间设有表皮生长因子层,在食道癌手术时将其贴在吻合口部位,表皮生长因子层则局部不间断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释放周期维持7-10天,促进吻合口的生长愈合,一定程度上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从而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进一步,所述的聚乳酸膜宽度20-50mm,长度80-100mm;所述的聚乳酸框长度、宽度均为3-8mm,厚度为1mm。适合的面积大小适于贴在吻合口上,将吻合口全面覆盖,使其释放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能全面修复吻合口。
进一步,所述的聚乳酸膜宽度30mm,长度90mm;所述的聚乳酸框长度、宽度均为5mm。符合人体的食管面积大小,全面覆盖吻合口,既节约材料又能达到预期效果。
再进一步,所述的叠放的聚乳酸膜有五片。五片聚乳酸膜之间夹着四层表皮生长因子层,使得表皮生长因子(EGF)缓慢释放,随着聚乳酸膜的消耗释放,达到持续治疗放药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聚乳酸贴片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聚乳酸贴片,包括叠放的聚乳酸膜2和包裹在聚乳酸膜2外的聚乳酸框1,叠放的聚乳酸膜2中每层聚乳酸膜2之间设有表皮生长因子层3;所述的聚乳酸膜2宽度30mm,长度90mm;所述的聚乳酸框1长度、宽度均为5mm,厚度为1mm;所述的叠放的聚乳酸膜2有五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合式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