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车减速消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5713.7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田哲;兰军;刁志刚;侯双明;燕炳波;曹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辰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56 | 分类号: | B23Q5/5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立车增加铣功能所用的新型减速消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立车减速消隙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加工是现代机床的发展趋势,立车往往被要求具有铣功能,一般为保证铣加工时工作台回转精度,立车要有铣功能专用的传动机构,一般采用双齿轮输出减速箱减速消隙或变导程蜗轮蜗杆传动减速消隙。机床安装不方便,工作不容易控制,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立车减速消隙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机床安装更方便。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旋转接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宽齿轮、铣功能电机、键、第一传动轴、电磁离合器、第二传动轴、谐波减速机、皮带轮系统,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宽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通过键与第一传动轴实现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通过螺钉与电磁离合器上端联接,第二传动轴上端与电磁离合器下端联接,第二传动轴下端通过螺钉与谐波减速机连接,谐波减速机通过皮带轮系统与铣功能电机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的上部连接旋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得机床更方便安装,比较容易控制,在精度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保证机床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上图中:旋转接头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宽齿轮4、铣功能电机5、键6、第一传动轴7、电磁离合器8、第二传动轴9、谐波减速机10、皮带轮系统1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旋转接头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宽齿轮4、铣功能电机5、键6、第一传动轴7、电磁离合器8、第二传动轴9、谐波减速机10、皮带轮系统11,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连接宽齿轮4,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均通过键6与第一传动轴7实现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7通过螺钉与电磁离合器8上端联接,第二传动轴9上端与电磁离合器8下端联接,第二传动轴9下端通过螺钉与谐波减速机10连接,谐波减速机10通过皮带轮系统11与铣功能电机5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的上部连接旋转接头1。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接头1通入液压油,使第一齿轮2一直受到一个向上的液压力,这个液压力使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产生相对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它们的左右齿面分别与宽齿轮4的左右齿面贴紧,以消除齿侧间隙。
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均通过键6与第一传动轴7实现传动,第一传动轴7通过螺钉与电磁离合器8上端联接,第二传动轴9上端与电磁离合器8下端联接,第二传动轴9下端通过螺钉与谐波减速机10联接,谐波减速机10通过皮带轮系统11与铣功能电机5实现传动,当车床使用车功能时,电磁离合器8断电,断开第一传动轴7和第二传动轴9之间的传动,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随宽齿轮4空转。当车床使用铣功能时,铣功能电机5旋转,动力通过皮带轮系统11,谐波减速机10,传动到第二传动轴9,电磁离合器8通电,联接第一传动轴7和第二传动轴9之间的传动,将动力传动到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与宽齿轮4实现无侧隙齿轮传动,从而实现工作台的铣功能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辰重型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辰重型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5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检测痕量多菌灵农药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明可视弹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