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线路LED高压灯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5662.8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昌;阮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紫光星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楚鸿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线 led 高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带,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双线路线路板并能单一色发光或红绿蓝三色发光的LED高压灯带。
背景技术
LED软性灯带(LED软灯条)具有亮度高、使用寿命长、节约环保等特点,其在装饰照明市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招牌、字幕广告、建筑物轮廓勾画、室内天花照明、汽车车身内装饰灯照明场所。
目前市场的LED软性灯带一般由软性线路板(即FPC软性线路板)及包覆线路板的软性绝缘套管组成。现有技术的LED软性灯带一般都是接市电220V经整流降压直接驱动,LED软性灯带的线路板都是采用单面线路的软性线路板,在该灯带供电时必须把软性线路板另外接上导线,这就增多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且由于需另外接上导线,包胶需进行两次包胶工序,即两次包胶。另外,在软性线路板上的每个单元回路LED都是采用单一的串联连接方式,当其中的一个LED灯或限流电阻开路后整个单元回路的灯带就不能发光,降低了LED软性灯带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线路LED高压灯带,该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线路板采用双面导电体线路设计,一体化式结构和每个单元回路LED采用并联后再串联的连接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另外接上导线、二次包胶和发光缺陷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线路LED高压灯带,包括线路板及铺设于线路板上的LED总成,所述线路板的顶面设有顶面导电体线路,底面设有底面导电体线路,线路板为双面线路导电结构,LED总成设于顶面导电体线路上,底面导电体线路为导线线路。该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线路板采用双线路板的设计,在传统的线路板只有顶面设置导电体线路的基础上,把供电导线设计于线路板的底面形成底面导电体线路,即把现有技术的供电导线与线路板结合为一体, 简化了生产和工序,只需一次包胶即可,解决了以往两次包胶的多重工序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LED总成由LED组串联连接而成,LED组由至少两个LED灯并联连接而成,每个LED灯串联连接有限流电阻。此为单一色发光的LED连接排布方式,防止一个LED灯或限流电阻开路而导致整个单元回路的灯带不能发光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LED总成由至少三组LED组并联连接而成,每组LED组由LED灯和限流电阻串联连接而成。此为红绿蓝三色发光的LED连接排布方式,其中一个LED灯或限流电阻开路后一个单元回路的灯带仍然能正常发光,不会影响整个灯带的正常发光。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路板为双面线路的软线线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内设有贯通顶面导电体线路和底面导电体线路的通孔。通过通孔实现顶面导电体线路和底面导电体线路的连接和导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线路LED高压灯带采用双面导电体线路设计形成线路板,把供电导线线路设计在线路板的底层,与线路板与供电导线线路设计为一体化,操作时人工更简单,线路板的导电体线路可以直接点焊对接,解决了以往单面线路板需要连线打并口、另接导线的复杂操作,护套的包胶一步到位,也解决了以往分两次包胶的多重工序问题。另外,LED的并联及串联设计的连接方式,当其中一个LED灯或限流电阻开路后一个单元回路的灯带仍然能正常发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线路板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线路板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线路板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线路板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双线路LED高压灯带的线路板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紫光星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紫光星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5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