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型快渗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5139.5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璐;刘肖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璐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型快渗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中的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型快渗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原始快渗Rapid Infiltration,简称RI污水处理技术是污水土地处理法类中的典型工艺之一,在19~20世纪早期欧美国家常见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该技术利用天然沙层作为渗透性介质,对污水进行渗透处理,由于其污水处理效果好,维护成本极低,可以补充地下水等优点,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使用。
但是,作为土地处理法类工艺的典型工艺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污染物处理效率低、渗透速都慢、水力负荷较低,水力负荷仅10~100m3/(m2·年),因而造成了占地面积过大,同时防渗效果受地下水保护程度制约了其选址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简称CRI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该CRI系统工艺过程简单、工程投资低、运行成本少,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受污染的地表水时具有明显效果,得到很好的工程应用。然而,由于CRI系统不具备反硝化机制,所以对总氮处理效果不理想,而且对于氨氮超过50mg/L以上的污水通常达不到相应的处理要求。而且CRI系统容易受到原水中的油脂、悬浮物、COD等冲击负荷影响滤料而导致堵塞,同时CRI渗池的池体排气容易受到气压垫影响,导致下渗速度较慢,进而不利于填料层复氧。在对水质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该系统难以满足对水质的要求。
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原水渗透速度、提升水力负荷、提高复氧能力、改善微生物生长生存环境定向培养微生物以提高处理污染物效率、实现系统反硝化脱氮及循环硝化功能、降低油污冲击堵塞渗池风险、降低渗池可能污染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等问题的污水处理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型快渗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解决原水渗透速度较慢,总氮处理效果差,易受偏高浓度氨氮影响,以及水力负荷低、占地大、选址受限制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型快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路、生物接触池、调节池、增强快渗池、以及清水池和回流管路;污水经所述进水管路注入至所述生物接触池和/或调节池内,再通过设置于所述生物接触池和/或调节池底部设置的布水管流入至所述增强快渗池,且在所述布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污水进入所述增强快渗池频率的控制阀;污水经所述增强快渗池过滤后通过所述增强快渗池底部设置的集水管流入所述清水池内;所述清水池内污水通过设置于所述清水池底部内的所述回流管路流入所述生物接触池和/或调节池;或者经由与所述清水池连接的出水管路排出。
优选地,所述增强快渗池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填料层、阻隔层、支撑层、保护层;所述集水管埋设于所述支撑层内并与所述清水池连接。
优选地,所述填料层为O型填料层和/或位于所述O型填料层下方的A型填料层。
优选地,所述生物接触池内为竖向折流结构,具体包括:具有生物接触填料层的缺氧接触段和接触氧化段;所述接触氧化段底部设置有曝气机构。
优选地,包括:格栅池和/或沉淀池,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路流入所述格栅池和/或沉淀池内;经所述格栅池和/或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路输送至所述生物接触池内。
优选地,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增强快渗池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增强快渗池外或水面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生物接触池和调节池上方的所述回流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清水池内设置有回流泵。
优选地,所述增强快渗池的池壁上设置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为HDPE防渗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避免了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力负荷低、占地大、选址受限制、无反硝化脱氮机制反硝化效率较低、怕油污悬浮物冲击、易堵塞等显著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使污水通过布水管进入增强快渗池,并通过布水管控制阀控制污水进入增强快渗池的开启与关闭,通过这种间歇式控制水流的方式,使增强快渗池保持在“布水→落干→布水→落干→布水……”周期性的交替状态下,增强污水的快渗;别一方面,通过清水池内的回流管路,将污水输送至生物接触池和/或调节池内,实现对污水进行反硝化和/或硝化过程,去除污水的中总氮含量,提高污水净化处理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不受选址限制,可以根据污水的情况设置增强快渗池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璐,未经李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5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