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机组包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4945.0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丰;张华农;衣守忠;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郭文姬 |
地址: | 51812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机组 板结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正负极板的包板技术。
背景技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使用超细玻璃纤维隔板(AGM)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实现隔离,防止正、负极板短路。通常情况下,采用“U”型方式包板,如图4所示。片状AGM隔板对折将极板包裹起来,一般情况下,隔板比极板宽1-10mm,高1-10mm,以确保除极耳外,没有部位漏出隔板之外。
这种包板方式简单,很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领域广泛采用,成为极组包板方式的主流。其中隔板既可以包裹正极板,也可以包裹负极板,或者正、负极板同时包裹。但是这种包板方式对于新型极板比如拉网板栅不适用。拉网板栅侧面没有边框,是开放式的,当板栅表面涂覆上铅膏后,随着振动、循环使用的进行,会有部分铅膏从侧面脱落。当采用“U”型包板时,极板的侧面没有任何可以阻挡铅膏脱落的设置。这样正极板和负极板脱落的铅膏很容易通过隔板与蓄电池外壳之间的缝隙接触到一起,造成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适合于新型极板如拉网板删的蓄电池组包板结构,能避免正负极板因铅膏脱落而短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制作一种蓄电池极组包板结构,包括隔板和极板,所述隔板的横断面为多重“Z”字型,各所述极板分别包裹于隔板的各“Z”字型隔板区域中,所述极板的底面涂覆有隔离层。
各所述极板尺寸小于隔板的各“Z”字型隔板区域尺寸。
所述隔离层的宽度大于所述极板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多重“Z”字型隔板包封方式,使极组中的所有同一极性的极板侧面被隔板包裹,而相反极性的极板侧面裸露,达到正极板侧面和负极板侧面无法直接接触的目的,从而避免极板侧面铅膏脱落时,铅膏通过隔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接触而短路;
2、通过在极板底面涂覆隔离层的方式,使极板底部与电池槽底部隔断,极板上脱落的铅粉无法直接掉到电池槽中,从而避免了电池槽底部的正极铅膏和负极铅膏通过隔板与电池槽底部的缝隙接触而短路;
3、极板底面涂覆的热熔胶层具有良好弹性,在振动较为强烈的场合使用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显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极组包板结构的一极板置于隔板的一“Z”字型隔板区域之示意图;
图2是所述蓄电池极组包板结构的底部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极组包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蓄电池机组包板结构,包括隔板1和极板2,所述隔板1的横断面为多重“Z”字型,各所述极板2分别包裹于隔板1的各“Z”字型隔板区域中,所述极板2的底面涂覆有隔离层3。所述隔离层3可以是热熔胶层。各所述极板2尺寸小于隔板1的各“Z”字型隔板区域尺寸。所述隔离层3的宽度大于所述极板2的宽度。
通过多重“Z”字型包板将各极板包裹在隔板中,从而将正极板和负极板的侧面隔离。同时在与极板底部接触的隔板上涂覆隔离层如热熔胶层,将极板与蓄电池底槽隔离。具体方法如下:
裁制一定宽度、长度和厚度的隔板条,隔板宽度较极板长度方向(不包括极耳部分)长5-20mm,隔板长度与极板宽度和厚度相关,隔板厚度根据极组吸酸量等经验值设定。将正(负)极板放置在隔板上,正(负)极板底部距离隔板底部2-5mm,正(负)极板左侧距离隔板边缘2-5mm。然后利用手动或者自动热熔胶机,在正(负)极板底部的隔板上涂覆热熔胶层,如图2所示。热熔胶层长度方向与正(负)极板宽度方向相同,或者稍微多出一些,热熔胶层厚度与正(负)极板厚度相同,热熔胶条宽度为1-5mm。热熔胶材质可以为聚乙烯热熔胶、聚丙烯热熔胶、乙烯及其共聚物类热熔胶粘剂和聚酯类热熔胶粘剂等。
将隔板条向左对折,覆盖正(负)极板,同时通过隔板底部的热熔胶层将对折后的隔板底部粘接在一起。然后将一块相反极性的极板放置在隔板上面,此极板与此前放置的极板平行。再将热熔胶层涂覆在极板底部的隔板上面,热熔胶条长度方向与负(正)极板宽度方向相同,或者稍微多出一些,热熔胶条厚度与负(正)极板厚度相同,热熔胶条宽度为1-5mm。如此连续操作,直至整个极组包板完毕,如图2和图3所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4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