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水构件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4806.8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佰兴;周敏宏;周敏伟;周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河马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构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与利用的一种集水构件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是未来人类的生存问题。对雨水收集后可进行简单处理即可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并且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使用雨水,
节约自来水用量的同时,可节省自来水使用费用,总体节省费用相当可观。合理高效的进行雨水收集和利用对社会造成的价值已经越来越被当代人所接受。
目前,钢筋混凝土储水池是最常用的储水池,它是由水泥、石子、砂和水混合搅拌,浇注在绑扎有钢筋骨架的模板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拆模而成。这种储水池的材料构成和施工方法决定了水池功能单一,工序繁多,工期较长,不可拆装移位的特点。在水池拆除时,拆除难度大,废弃的混凝土块形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储水池工序繁多,工期较长,不可拆装移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水构件模块,整个体积比例中大部分为空间,模块支架的空间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具有质轻、耐腐蚀、施工速度快、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地下水缺少的地方作渗水,也可用作雨水收集,同时还可二次拆装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水构件模块,包括上构件、下构件和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的销扣;所述上、下构件相互连接;且两者连接后,中部形成有两个纵向通道和一个与所述两个纵向通道连通的横向通道;所述上、下构件的外边缘均设有用于使上下、左右相邻的集水构件模块定位和固定的连接槽;由于中部形成有两个纵向通道,纵向通道处的支架较薄,为了增强纵向通道处承受压力的能力,所述上、下构件的外表面具有加强筋,并且所述加强筋的壁厚由两个纵向通道的中心轴线相对应位置开始向两边逐渐均匀递减。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为网格状,利用塑料的支架作支撑承压,再利用空间作收集蓄水或渗水;连接槽能实现上下、左右相邻的集水构件模块按实际需要组装。
所述上、下构件上与两条所述两个纵向通道的中心轴线相对应的位置均具有预留孔。这样,所述上、下构件即为一模一样的构件,在生产制造时,只需开一种模具,给生产带来方便,节约了制造成本;所述上、下构件镜像设置,共同构成集水构件模块。
所述连接槽由一直槽段和一圆槽段组成,所述直槽段靠近所述上、下构件的外边缘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上、下构件的外边缘连通,所述圆槽段远离所述上、下构件的外边缘设置且与所述直槽段的另一端连通。这种结构的连接槽,能够避免上、下构件的外边缘在与连接槽相接的部位过于单薄。由于水流的影响,存在使相邻的构件模块之间相互脱离的作用力,在长时间的拉力作用下,上、下构件的外边缘在与连接槽相接的部位容易断裂,影响相邻构件模块的固定。增加一直槽段,能使上、下构件的外边缘在与连接槽相接的部位厚度显著增加,增强承受能力。
所述上、下构件通过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相互定位固定,上下、左右相邻的集水构件模块通过连接件插入所述连接槽。
还包括网格盖板,用于封堵所述纵向通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采用网格盖板,一般在储水池的边缘需要设置盖板,所述网格盖板既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又能防止孔位的土质发生松动。
所述上、下构件由共聚丙烯注塑成型,其刚度和韧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整个体积比例中大部分为空间,模块支架的空间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具有质轻、耐腐蚀、施工速度快、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地下水缺少的地方作渗水,也可用作雨水收集,同时还可二次拆装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中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构件模块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构件,2、下构件,3、连接槽,31、直槽段,32、圆槽段,4、定位孔,5、预留孔,5’、开孔,6、销扣,7、横向通道,8、纵向通道,9、网格盖板,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河马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河马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4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惯性测量系统三级温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结构型防沙治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