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刃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741.5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7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金;黄兴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竑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的结构技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钻刃夹具。
背景技术
微细钻头是一种钻头钻刃直径可缩小至约0.1mm左右的钻凿刀具,目前已大量运用在印刷电路板的钻孔作业上,但该钻头在经过多次使用后,其钻刃尖端容易磨耗损毁,而使钻头不堪使用;为了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现阶段的作法是将已磨耗的钻头的钻刃重新利用一研磨机进行加工研磨,而使该钻头的钻刃回复可供钻凿正确孔径的状况。
目前,上述微细钻头在接受该研磨机进行研磨时,为了避免其钻刃因研磨时摇晃而折断,以确保钻头的研磨品质,通常会将钻头的钻刃摆放于一定位用座体上,并凭借该座体上的可自动开合的装置护持该钻刃;且知,传统微细钻头的承座的可自动开合装置,主要是在该座体顶部形成一V型槽,该钻头的钻刃系摆放于V型槽底部,并利用一压制件由上而下嵌入该V型槽,而使该钻刃定位于V型槽与压制件之间,而利于该研磨机对该钻刃进行加工研磨。
上述压制件一般是凭借电磁铁驱动,而以直线路径嵌入该V型槽;然而,对于钻刃直径约0.1mm左右的微细钻头而言,利用该压制件以直线路径由上而下压制该钻刃的作法,虽然能够稳定护持钻刃;然而,当来源钻头的钻刃直径大、小相异时,该V型槽定位钻刃以接受研磨的中心点,会随相异直径的钻刃而上、下改变,造成钻刃偏离接受研磨的预设中心点的状况,进而影响钻头的研磨品质,亟需加以改善。
如中国台湾专利M408447所揭示一种研磨微细钻头用承座的自动开合装置,是将承座的开合构件间的运作状态,由直线运作转换成摆线运作,而在保持直线驱动作用力的前提下,缩短开合构件之间的移动行程,以保持钻刃的定位稳固性,并具有夹持时的减速作用,以避免碰伤钻刃;同时,采用夹持方式定位钻刃,以提升钻刃的定位精确度;然而,上述专利虽然能有效地解决传统钻刃夹持固定的问题,却产生构造过于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钻刃夹具,使其以如剪刀般的运作方式来夹持及释放钻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刃夹具,包括:
一座体,具有呈剪刀状枢设于其上的一第一夹爪及一第二夹爪,该第一夹爪双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爪部及一第一端部,而该第二夹爪双端分别形成一第二爪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二爪部位于第一爪部的相对端;一摆动件,枢设于该座体上,该摆动件双端分别形成一第一推部及一第二推部,该第一推部接触一驱动器,第二推部接触一推杆,该推杆的一接触部双侧分别接触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一第一弹簧,设于该座体与第一夹爪之间,驱动该第一夹爪摆动,使该第一爪部移向第二爪部;一第二弹簧,设于该座体与该第二夹爪之间,能驱动该第二夹爪摆动,使该第二爪部移向第一爪部;其中,该第一推部经由驱动器的带动而连动第二推部,进而经由该推杆的接触部分别推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使该第一爪部及第二爪部分别朝相对远离的方向摆动,进而释放钻刃,并凭借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使第一爪部及第二爪部分别朝相对接近的方向摆动,进而夹持钻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将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呈剪刀状的枢设于座体上,当该第一爪部及第二爪部呈现闭合状态时,能够经由推杆的接触部同时推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进而带动第一爪部及第二爪部相对远离,使该第一爪部及第二爪部呈现开启状态,如此可用来释放已夹持的钻刃。当该第一爪部及第二爪部呈现开启状态时,可凭借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使第一爪部及第二爪部能够以载负簧压的方式进行相对接近的位移,进而使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呈闭合状态,如此可用来夹持待研磨的钻刃。
在具体实施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竑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协竑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丸后钢坯输出辊道
- 下一篇:用于光纤连接器的插芯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