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工位贴合防下托辊变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526.3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华;孙庆江;徐涛;庞建;李海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鲍光明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工位 贴合 防下托辊 变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轮胎半成品贴合件设备用的四工位贴合防下托辊变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四工位贴合设备是一条采用挤出机直接挤出胶芯并与钢丝圈进行贴合装置。在工作中下托板及直线轴承频繁损坏,经观察下托板须托住胶芯,但是胶芯挤出后未完全冷却,容易下垂,在与钢丝圈贴合过程中,下托板进入托住胶芯,因胶芯下垂,所以在下托板进入过程中与其相撞,并在下一步设备转动时,拉动胶芯导致设备下托板及直线轴承损坏,造成设备损坏且半成品的停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四工位贴合防下托辊变型装置,从下托板部分入手,让下托板在插入胶芯下方时,经过检测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贴合动作,彻底解决下托板及直线轴承频繁损坏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四工位贴合防下托辊变型装置,设有下托板,其特征是,下托板背面加工有凹槽,凹槽内铺设有光纤管,凹槽前方加工有锥丝孔,光纤管的前端卡合在锥丝孔内,光纤管接光纤信号放大器,光纤信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接继电器线圈,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设备自动运行控制电路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有效的改善了下托板及直线轴承频繁损坏问题,减少了因下托板及轴承造成的停机,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增加产量。既节约了维修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时间,又不同程度地减轻维修人员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中 1.光纤管,2.下托板,KM1.光纤信号放大器,KM11.光纤输出信号,KM2.继电器,KM21.常闭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下托板2,下托板2背面加工有凹槽,凹槽内铺设有光纤管1,凹槽前方加工有锥丝孔,光纤管1的前端卡合在锥丝孔内,保证光纤管1不能任意移动,光纤管1接光纤信号放大器KM1,光纤信号放大器KM1的光纤输出信KM11号接继电器KM2的线圈,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KM21与设备自动运行控制电路串联。
本实用新型光纤输出信号与继电器线圈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与设备的自动运行控制电路进行串联,继电器通过断开与自动运行串联的常闭点,使设备失去自动运行信号而停止。光纤信号放大器KM1接24V电源,当光纤管1接触到胶料时,光纤信号放大器KM1输出信号,使继电器KM2线圈接通,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KM21断开,控制PLC内部设备启动信号点断开,使设备停止运转;当胶料移开光纤管1时,光纤信号放大器KM1停止输出,继电器KM2失电,常闭触点KM21闭合,控制PLC内部设备启动信号点闭合,设备复位开始工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胶芯下垂后,下托板2插入,光纤信号放大器通过光纤管1感应到胶芯,输出+24V信号送给继电器线圈,继电器KM2吸合动作,断开与设备自动点串联的常闭触点KM21,设备失去了启动信号,立即停机,避免下一步动作造成下托板2及直线轴承损坏。另外可根据需求调整光纤放大器的灵敏度,调节感应胶芯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半弦管成型压力机
- 下一篇:一种热合工装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