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雾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294.1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蓝天碧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雾分离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垃圾焚烧尾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雾分离器,又名油雾回收机、油雾收集器,只是叫法不同。工商业发达,工作母机增加迅速,国民所得提高,相对要求要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一般加工机所产生之油雾,长期间吸入人体后会发生肺,肝脏,喉癌等疾病,并可能诱发慢性眼科疾病,皮肤油疹等。因此,油雾回收机,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为明日之健康迈进。
而在垃圾焚烧尾气中也含有大量的油雾,这样的尾气排放到大气中,给环境及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而针对尾气中油雾的处理,油雾分离器出现,且现有的油雾分离器不能及时判断或检测水冷除尘器的出气口排放气体是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若往大气中排放不符合标准的尾气,极易给人体造成上述危害。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油雾分离器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且能智能化检测尾气净化标准及对不达标尾气进行二次处理的油雾分离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雾分离器,该油雾分离器为针对垃圾焚烧后对尾气进行油雾分离的方形油雾分离罐体,所述油雾分离罐体上具有进、出气口及装置运行检测口;所述进、出气口上均连接有通气管,而于出气口通气管连接的通气管上设置有智能化尾气检测仪。
进一步,所述智能化尾气检测仪主要包括检测棒及其控制电路,该智能化尾气检测仪设置有尾气循环处理出口。
进一步,所述尾气循环处理出口上设置有通气管,该通气管一端与尾气循环处理出口连通,另端与油雾分离罐体相连通,形成尾气循环处理流道。
进一步,所述油雾分离罐体内设置有雾化检测器,该雾化检测器通过内置控制器与设置于油雾分离罐体上显示屏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油雾分离器的基础上在排出处理后气体的通道上增加一智能化尾气检测仪,该智能化尾气检测仪可只能判断该气体是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若不达标即沿尾气循环处理出口循环排放至水冷除尘器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国家针对尾气排放的标准,确保不污染环境,增加排放安全性;另一方面在油雾分离罐体上增加装置运行监测口及检测显示屏,可实时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方便对设备的维修及维护,同时便捷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控制及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油雾分离器,该油雾分离器为针对垃圾焚烧后对尾气进行油雾分离的方形油雾分离罐体1,所述油雾分离罐体1上具有进、出气口11、12及装置运行检测口13;所述进、出气口11、12上均连接有通气管14,而于出气口12连接的通气管14上设置有智能化尾气检测仪2。所述智能化尾气检测仪2主要包括检测棒及其控制电路,该智能化尾气检测仪设置有尾气循环处理出口21,所述尾气循环处理出口21上设置有通气管14,该通气管14一端与尾气循环处理出口21连通,另端与油雾分离罐体1相连通,形成尾气循环处理流道,所述油雾分离罐体1内设置有雾化检测器(未示出),该雾化检测器通过内置控制器与设置于油雾分离罐体上显示屏3电连接。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蓝天碧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蓝天碧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料仪信号模拟器
- 下一篇:一种电机减震圈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