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0498.1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科斯·布朗宁;张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托凯勃汽车线束(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蓄电池 正极 接头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通常配备了蓄电池和许多电气装置,其中,蓄电池用于给这些电气装置提供电源,因而,蓄电池成为汽车电气系统中的重要部件。
目前,汽车所使用的蓄电池直接放在发动机舱内,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车辆复杂工况下,蓄电池接头容易受到磕碰,并且容易掉入雨雪、灰尘等杂物,从而严重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护蓄电池正极接头免受磕碰,异物掉入等影响,从而保证蓄电池供电稳定,以及车辆安全运行。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包括保护盖本体,所述保护盖本体与蓄电池正极配合设置,所述保护盖本体上设置有倒扣结构和限位结构;其中,所述倒扣结构为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本体的两侧,所述倒扣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蓄电池正极接头两侧的凸起部卡合;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倒扣结构之间,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倒扣结构之间留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倒扣结构的中部与所述保护盖本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倒扣结构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保护盖本体开闭的操作部。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为向外延伸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倒扣结构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采用倒扣结构装配,且开闭使用限位结构,只需用两根手指压住对应倒扣结构的操作部,就能打开倒扣,掀开保护盖,非常方便维护汽车蓄电池的性能,从而延长汽车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可以保护蓄电池正极接头免受磕碰,异物掉入等影响,从而保证蓄电池供电稳定,以及车辆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与蓄电池正极接头的分解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与蓄电池正极接头的组合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扣结构和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保护盖本体,2蓄电池正极接头,21凸起部,11倒扣结构,111操作部,112卡合部,12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如附图所示,包括保护盖本体1,保护盖本体1与蓄电池正极配合设置,保护盖本体1上设置有倒扣结构11和限位结构12;其中,倒扣结构11为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保护盖本体1的两侧,倒扣结构11的中部与保护盖本体1活动连接,使倒扣结构11的上部和下部形成杠杆。
倒扣结构11的下端设置有卡合部112,卡合部112与蓄电池正极接头2两侧的凸起部21卡合;倒扣结构11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保护盖本体1开闭的操作部111,用手指按下操作部111,通过杠杆原理,倒扣结构11下端的卡合部112与蓄电池正极接头2两侧的凸起部21分开。
限位结构12用于限制操作部111偏向内侧的距离,限位结构12设置在保护盖本体1上,且位于倒扣结构11之间,限位结构12与倒扣结构11之间留有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操作部111为向外延伸的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倒扣结构111的材质优选为塑料。
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时,只需用两根手指压住倒扣结构11上端的操作部111,使操作部111与限位结构12的两侧接触,将保护盖本体1扣在蓄电池正极之上,放开操作部111,倒扣结构11的下端的卡合部112便与蓄电池正极接头2上的凸起部21卡合。若需打开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接头保护盖时,用两根手指按下操作部111,使操作部111与限位结构12接触,倒扣结构11下端的卡合部112便与蓄电池正极接头2上的凸起部21分开,掀开保护盖本体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托凯勃汽车线束(太仓)有限公司,未经欧托凯勃汽车线束(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0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