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7826.7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国新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12 | 分类号: | E03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361027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利用若干取水装置取得伏流水,并可利用该取水装置取得的水反冲洗任一取水装置的取水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常用取水装置主要包括:一管状滤网1,垂直地埋设于地面下,外部设有过滤层11,内部形成一蓄水空间12;及一井管2,底端穿过该管状滤网1顶端而设于该管状滤网1的蓄水空间12底部,且其底端设有一沉水式泵浦21;一反冲洗套管4,套设于该井管2外,与该井管2之间形成一反冲洗通道41,该反冲洗套管4的反冲洗通道41顶端呈封闭状态,底端连通该管状滤网1的蓄水空间12;一反冲洗入水管5,一端连通该反冲洗套管4的反冲洗通道41,另一端连接一供水结构51;一排水管6,设于该过滤层11上方;一封闭元件13,设于该管状滤网1顶端,使该管状滤网1顶端呈封闭状态;即供水结构51供水以冲洗管状滤网1及过滤层11,可达到反冲洗的目的。
然而供应反冲洗工作用水的供水结构51是采用外接的,造成成本提高及结构复杂等问题,且寻找供水结构的水源也是一大问题。
发明人有鉴于此,于是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究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研发出本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水系统,它可利用若干取水装置取得的水反冲洗任一取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若干取水装置,布设于预定位置,例如具有伏流水的溪流或河流旁,具有一可取得伏流水的井管及一用于反冲洗的反冲洗入水管;一集水管,连通各取水装置的井管及反冲洗入水管,并连通一蓄水池;集水管与井管之间设有一井管控制阀,且与反冲洗入水管之间设有一入水管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井管控制阀及入水管控制阀来控制井管及反冲洗入水管呈开放或封闭状态,可达到利用若干取水装置取得的水反冲洗任一取水装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元件及其功效, 兹采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示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取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取水装置的井管控制阀关闭后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图3 所示的取水装置的入水管控制阀开启后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图3 所示的取水装置的入水管控制阀关闭,且井管控制阀开启后的示意图。
图6 为常用技术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200-取水系统,100、100a-取水装置,1-管状滤网,11-过滤层,12-蓄水空间,13-封闭元件,2、2a -井管,21-沉水式泵浦,4-反冲洗套管,41-反冲洗通道,5、5a反冲洗入水管,51-供水结构,6-排水管,9-集水管,91-蓄水池,92、92a井管控制阀,93、93a-入水管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取水系统200包括:若干取水装置100,布设于预定位置,例如具有伏流水的溪流或河流旁,具有一可取得伏流水的井管2及一用于反冲洗的反冲洗入水管5;一集水管9,连通各该取水装置100的井管2及反冲洗入水管5,并连通一蓄水池91;集水管9与该井管2之间设有一井管控制阀92,且与该反冲洗入水管5之间设有一入水管控制阀93;通过井管控制阀及入水管控制阀使该井管及反冲洗入水管呈开放或封闭状态,可达到利用若干取水装置取得的水反冲洗任一取水装置的目的。下文将详予说明。
如图2所示,取水装置100包括:一管状滤网1,概垂直地埋设于地面下,外部设有过滤层11,内部形成一蓄水空间12;及一井管2,顶端连通集水管9,底端穿过该管状滤网1顶端而设于该管状滤网1的蓄水空间12底部,且其底端设有一沉水式泵浦21;一反冲洗套管4,套设于该井管2外,与该井管2之间形成一反冲洗通道41,该反冲洗套管4的反冲洗通道41顶端呈封闭状态,底端连通该管状滤网1的蓄水空间12;一反冲洗入水管5,一端连通该反冲洗套管4的反冲洗通道41,另一端连通集水管9;一排水管6,设于该过滤层11上方;一封闭元件13,设于该管状滤网1顶端,使该管状滤网1顶端呈封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国新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国新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7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