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水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7520.1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应荣军;陈嗣俊;牛映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 吸收 光谱仪 中的 水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水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原子吸收的发展,人们对如何安全快速的分析样品要求越来越高。火焰法原子吸收作为原子吸收分析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了保证该方法的安全性,一定要带有水封装置,即能起到排废液的效果,又能达到液封,防止气体泄漏。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排液软管绕成环形状,竖直固定后与仪器排液口连接,管内充满水后即形成水封。
上述的水封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它实现了隔断内外气路通道的功能,但容易出现的排液软管不通畅的问题,这会导致仪器内部积水,大颗粒的液体被气流引入火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水封装置,它结构简单、并具有报警器提示密封状态并未准备好,提高了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水封装置,包括水封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内设有液面监测报警器,液面监测报警器的一端穿插在瓶盖中并电线连接有燃烧头,位于液面监测报警器以下的瓶体上连接有废液输入管,位于液面监测报警器以上的瓶体上连接有废液排出管。
在上述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水封装置中,所述的液面监测报警器的后侧与瓶盖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在上述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水封装置中,所述的废液排出管朝向瓶体下方弯曲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仪器自动检测水封是否处于准备状态,保证了火焰分析法的安全性,同时又能顺利地排出废液,提高了仪器的安全操作性能,同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水封装置,包括水封瓶体1和瓶盖2,所述的瓶体内设有液面监测报警器3,液面监测报警器的一端穿插在瓶盖中并电线连接有燃烧头4,位于液面监测报警器以下的瓶体上连接有废液输入管5,位于液面监测报警器以上的瓶体上连接有废液排出管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废液输入管5往水封瓶体1内持续的注入废水,当废水的液面高度未碰触到液面监测报警器时,则液面监测报警器一直处理报警状态,提醒使用者目前水封未处于准备状态,此时点火容易产生回火现象,当输出的液体越多,瓶体内的液面逐渐升高后接触了液面监测报警器,此时报警停止,可以进行点火操作,当液面再升高后,则通过废液排出管6排出多余液体,因废液排出管6高度高于液面监测报警器,因此不会排至液体高度低于报警器,再仪器使用完毕后,可打开瓶盖2将水封瓶体1内的废液全部清空。
所述的液面监测报警器的后侧与瓶盖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7。
所述的废液排出管朝向瓶体下方弯曲设置。利于水封瓶体1内的废液排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7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水流量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伺服电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