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LED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930.4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金典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3/00;F21V23/00;F21V29/00;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404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led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LED路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LED灯是照明装置中的一种,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而LED路灯是LED灯中的一种;现有的LED路灯包括灯体和支架,灯体与支架安装在一起,灯体的底面上设置有铝基板,并在铝基板上安装有LED集成灯珠和反光罩,LED集成灯珠位于反光罩内,反光罩的底面上设置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磨砂玻璃;这种LED路灯使用中发现,其一般为常亮或者常灭模式,当处于常亮模式时,非常费电从而浪费了电力资源;并且这种LED路灯的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并且较为省电,从而达到较为节能目的的LED路灯。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包括灯体和支架,灯体与支架安装在一起,灯体的底面上设置有铝基板,并在铝基板上安装有LED集成灯珠和反光罩,LED集成灯珠位于反光罩内,反光罩的底面上设置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磨砂玻璃;还包括散热器、红外感应开关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红外感应开关和LED集成灯珠电连接,所述散热器安装在灯体上,并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LED集成灯珠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灯体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横向铝板和多个纵向铝板,并且所述多个横向铝板与多个纵向铝板交叉设置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所述铝基板与反光罩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所述反光罩与所述磨砂玻璃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从而增强了整体LED灯的散热效果;且通过红外感应开关控制,可以在人体接近时LED集成灯珠处于开启模式,当人体经过后LED集成灯珠处于关闭模式,并且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从而节省了电力资源,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包括灯体1和支架2,灯体与支架安装在一起,灯体的底面上设置有铝基板3,并在铝基板上安装有LED集成灯珠4和反光罩5,LED集成灯珠位于反光罩内,反光罩的底面上设置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磨砂玻璃6;还包括散热器7、红外感应开关和太阳能电池板8,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架上,太阳能电池板与红外感应开关和LED集成灯珠电连接,散热器安装在灯体上,并且散热器与LED集成灯珠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从而增强了整体LED灯的散热效果;且通过红外感应开关控制,可以在人体接近时LED集成灯珠处于开启模式,当人体经过后LED集成灯珠处于关闭模式,并且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从而节省了电力资源,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散热器安装在灯体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散热器包括多个横向铝板和多个纵向铝板,并且多个横向铝板与多个纵向铝板交叉设置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铝基板与反光罩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LED路灯,反光罩与磨砂玻璃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金典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金典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