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传感井径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914.5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波;铙立强;许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8 | 分类号: | E21B4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 井径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井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井径仪器,主要功能是在未下套管的井中可以测量井径不规则程度,提供正确估算固井材料用量的参数;把握井壁塌陷等信息。在套管受损坏的井中,可以测量套管损坏的位置和变形情况。最后通过资料解释可以判断出套管的变形,腐蚀,穿孔,断裂等情况。常见的井径仪有三或四个臂,测量臂依靠液压推靠机构的可靠驱动进行收张。随着井径的变化,臂的末端也随着张开或合拢,即通过井径仪的测量臂与井内壁接触,将内壁的变化转化为井径测量臂径向位移,通过其内部的机械传递系统,将测量臂的径向位移转换为推杆的垂直位移,同时带动电位器滑臂移动。于是井径的变化就变成了电阻的变化。当通过电缆给电位器供电时,变化的电阻间电位差就反映了井径的变化。地面记录部分记录电位差变化,事先经过井径规刻度,这个变化就是井径大小。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0516459C的专利公开的往复式多测量臂井径测试仪,呈三角形结构,主测量臂与副测量臂采用铰链连接,多支测量臂独立运动,每支测量臂推动一支电位器;工作时由于主测量臂和副测量臂铰接在中间杆上,收到中间杆的支撑作用,主测量臂和副测量臂铰接的一端可以在井壁上双向推拉往复运动,因此 测量臂可以进行双向测试。尽管该专利公开的测量臂解决了双向测试的问题,但通过电位器移动来计算测量值,导致测量精度不高;另外,采用推靠机构提供测量臂的张力,机械传递系统以及密封过油和过线技术的复杂性,增加了产品检测、维修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测量精度高,易于检测和维修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
磁传感井径测试仪,包括线路部分1、铰接于芯体2上的多支测量臂、线路部分1螺纹连接于芯体2,所述测量臂包括上测量臂3和下测量臂4,上测量臂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线路部分1的一端,所述上测量臂3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测量臂4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测量臂4的另一端铰接于芯体2的另一端;所述测量臂上,靠近芯体2一侧的末端含有一半圆磁体7;所述芯体2上靠近所述半圆磁体7处设置有一传感器8,所述传感器8的线路置于所述芯体2内部。
所述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所述上测量臂3与所述下测量臂4铰接处设有一防磨块5。
所述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所述测量臂为弹性结构,由套筒31、内置于套筒31的弹簧32与延长杆33组成,所述套筒31一端与所述芯体2铰接,所述延长杆33一端与所述弹簧32接触并置于套筒31内。
所述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所述芯体2中部设有一弧形板簧6;所述测量臂与所述芯体2铰接处设有反向设置的弧形板簧6。
所述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在所述芯体2上,设置有一设置于所述传感器8与所述半圆磁体7之间的传感器承压外壳9。
所述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在所述芯体上设置有轴节10,所述传感器8的线路通过所述轴节10连接到所述芯体2,所述芯体2为空心杆,所述线路通过所述芯体2的空心管道连接至所述线路部分1。
所述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所述轴节10带有O型密封圈,所述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零件为无磁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磁传感装置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电位计,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测量臂采用弹性结构,利用自身产生的张力自动贴紧井壁,免去了电动机构,简单易用,提高了产品的检测、维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传感井径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测量臂的示意图;
其中:
1、线路部分
2、芯体
3、上测量臂 4、下测量臂
5、防磨块 6、板簧
7、半圆磁体 8、传感器
9、传感器承压外壳 10、轴节
31、套筒 32、弹簧
33、延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磁传感井径测试仪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稀土改性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 下一篇:一种发酵有机酸的精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