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导线圈的电流引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541.1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范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6/06 | 分类号: | H01F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导 线圈 电流 引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导线圈的电流引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超导线圈的电流引线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组设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磁体外壳上的两个薄壁管21、通过焊接方式将两薄壁管21连接在一起的电流截断块23、设于薄壁管21内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电流截断块23固定连接的电流引入管22、通过焊接方式组设于电流引入管22下端的转换项圈24以及组设于电流引入管22上端的软性连接带25。电流引入管22具有由硅酸盐和金属粉末镀设而成的绝缘涂层。薄壁管21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为超导线圈引入电流的过程中作为负极电路使用。电流截断块23设于薄壁管21与电流引入管22之间,使薄壁管21与电流引入管22电性绝缘,且在引入电流过程中将薄壁管21与电流引入管22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电流引入管22在为超导线圈引入电流的过程中作为正极电路使用,其下端伸入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磁体外壳内,上端伸出磁共振设备的磁体外壳顶端。
电流引线组件通过软性连接带25将外界电流连接至电流引入管22,并通过转换项圈24将电流引入管22上的电流引入组设于磁体外壳内的超导线圈上。但是,因电流引入管22通过焊接方式与电流截断块23固定,会存在因焊接位置不佳而出现焊锡过多导致电流引入管22与薄壁管21电性连接而短路的问题,也会存在因焊接时焊锡不足导致电流截断块23传入效果差的问题;并且因电流引入管22通过与电流截断块23焊接进而固定在薄壁管21内,使得电流引入管22下端只能长期装配在磁体内,无法将电流引入管22自磁体外壳上拆卸下来, 不便维修;另外,电流引入管22与电流截断块23焊接的位置的绝缘涂层容易破裂失效,进而引起在输入电流时正负极短路,造成事故。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超导线圈的电流引线组件,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导线圈的电流引线组件,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导热性能强且维修风险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导线圈的电流引线组件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超导线圈的电流引线组件,其包括轴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薄壁管以及设于两个薄壁管之间的配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引线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组设于薄壁管内的电流引线管。
优选地,所述电流引线管上设有与配合件配合的导热件,所述两薄壁管通过配合件组设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电流引线管上还设有位于导热件上方的导滑件,所述导滑件抵压导热件使导热件与配合件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配合件具有自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凹陷空间,所述导热件收容于所述凹陷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配合件具有位于凹陷空间下方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一个供电流引线管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导滑件底部设有抵压导热件的倒角,所述导滑件通过螺栓与导热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呈环状设置并套设于电流引线管的外表面上,所述导滑件呈环状设置并套设于电流引线管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电流引线组件还包括组设于薄壁管底端的焊接法兰。
优选地,所述焊接法兰上组设有绝缘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电流引线管的下端配合的导管。
优选地,所述焊接法兰具有一个收容支撑件的凹槽,所述支撑件设有供导管穿过的圆孔。
优选地,所述导管具有由其顶端水平向外延伸设置的承接部,所述承接部承设于支撑件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承接部与所述薄壁管呈间隔状设置,所述导管的承接部与所述焊接法兰呈间隔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管具有收容所述电流引线管下端的穿孔。
优选地,所述电流引线组件还包括与导管连接的软性连接带。
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引线组件通过设于电流引线管上的导热件与设于两个薄壁管之间的配合件的配合而将电流引线管可拆卸地组设于薄壁管内,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并且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流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圆圈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圆圈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超导线圈的电流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圆圈C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圆圈D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硼化钛基无机复合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GCr15钢的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