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隧道多功能可检修清污分离预制侧式水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4946.1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慧;任兆丹;张双茁;陈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多功能 检修 分离 预制 水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多功能可检修清污分离预制侧式水沟。
背景技术
隧道排水系统是隧道防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公路隧道内排水沟现状一般为:按地下水和运营清洗污水、消防污水分开排放的原则进行,设置路侧边沟排除运营清洗污水、消防污水;设置中心水沟或侧式水沟排除地下水。虽然功能要求基本可以满足,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现状水沟一般各自独立设置、独立施工,施工期间多次实施,施工工序较多,工序间相互干扰较大。
2、侧式水沟、中心水沟每间隔一段距离,通过设置路面检查井满足维护的要求,但检查井侵占行车道,露天明设盖板时,影响行车安全,暗埋设置时,盖板位于路面结构层以下,检修时需要破坏路面结构层,甚至封闭行车道或隧道,检修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检修的公路隧道多功能可检修清污分离预制侧式水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隧道多功能可检修清污分离预制侧式水沟,包括可兼做隧道电缆沟侧壁的长侧壁、与长侧壁相对的短侧壁和底板,所述长侧壁下端与短侧壁相对的一侧设有与短侧壁齐高的牛腿,所述长侧壁、短侧壁、底板和牛腿围成地下过水暗沟,所述地下过水暗沟由预制盖板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长侧壁底部设有连通地下过水暗沟与隧道横向排水管的预留过水孔,长侧壁顶部背离地下过水暗沟的一侧呈阶梯状。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盖板两端分别与短侧壁和牛腿搭接,其搭接的缝隙内填充有填缝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短侧壁与所述牛腿相对立边的内侧面上部呈阶梯状,两边相对形成用于放置预制盖板的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牛腿顶部紧贴长侧壁的一侧开有污水过水明槽。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独立施工的路侧边沟、侧式水沟方案相比,将两种水沟的功能集合在一起并进行预制,可与隧道主体结构平行施工,相互间无任何影响。预制水沟可一次性安装到位,无需在隧道内进行养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工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盖板与路面持平,水沟深度不超过一米,检修极为方便,可节约大量的检修时间。再者,检修期间仅需限速,利用检修道空间即可,特殊情况下,也仅需局部封闭半个车道即可满足检修需要,无需封闭整座隧道,对行车干扰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在工厂预制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隧道内仰拱施工预留沟槽空间的示意图。
图6为将本实用新型安放至隧道内的示意图。
图7为隧道路面及电缆槽盖板的施工示意图。
其中:1-长侧壁;2-污水过水明槽;3-预制盖板;4-填缝材料;5-短侧壁;6-过水暗沟;7-底板;8-预留过水孔;9-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7、可兼做隧道电缆沟侧壁的长侧壁1和与长侧壁1相对的短侧壁5,所述长侧壁1下端与短侧壁5相对的一侧设有与短侧壁齐高的牛腿9,所述长侧壁1、短侧壁5、底板7和牛腿9围成地下过水暗沟6,所述地下过水暗沟6由预制盖板3覆盖。地下过水暗沟用于地下清水的排除,其尺寸可根据隧道长度、纵坡及隧道涌水量等通过水力学计算确定。
所述长侧壁1底部设有连通地下过水暗沟与隧道横向排水管的预留过水孔8,其顶部背离地下过水暗沟的一侧呈阶梯状,用于放置电缆槽盖板,长侧壁1的高度根据电缆沟尺寸及检修道高度确定。所述短侧壁5与所述牛腿6相对立边的内侧面上部呈阶梯状,两边相对形成用于放置预制盖板的凹槽,预制盖板3两端分别与短侧壁5和牛腿9搭接,其搭接的缝隙内填充有填缝材料4,填缝材料为沥青。所述牛腿9顶部紧贴长侧壁1的一侧开有污水过水明槽2,污水过水明槽尺寸可根据隧道长度、纵坡及运营期间的清洗及消防最大水量等通过水力学计算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4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跳齿机构的发动机正时传动系统
- 下一篇:矿用饥氧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