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纱机的集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4538.6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万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鸿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2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集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领域,尤其涉及纺纱机的集尘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纺纱机的加工过程中,由于纱线中极易夹杂部分灰尘和小细棉,这些灰尘和小细棉会随气流在空气中飘浮,使得加工车间的环境卫生大幅下降,若操作人员大量吸入,则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传统的集尘设备存在收集难度大、效率低及能耗大等诸多缺陷,同时,由于这些灰尘和小细棉体积较小,极易误吸入集尘设备内造成设备堵塞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不易堵塞,可对灰尘和小细棉进行高效收集的纺纱机的集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在所述纺纱机的两侧,包括集尘箱、负压源和若干吸尘管,所述集尘箱呈筒状、且包括若干吸尘口和一出尘口,若干所述吸尘口设在所述集尘箱的侧壁上,所述出尘口连接在所述集尘箱底部;
所述负压源与所述集尘箱内连通,若干所述吸尘管联通所述集尘箱的吸尘口;
所述吸尘管呈螺旋状。
所述负压源和所述集尘箱之间设有滤网。
所述吸尘管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吸尘管的入口呈喇叭状、且出口连通所述集尘箱的吸尘口。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灰尘吸入后可在集尘箱中集中收集;小细棉吸入后可在螺旋状的吸尘管中不断旋转,并与吸尘管的内壁发生撞击,多次旋转和撞击后,可使若干小细棉绞合在一起,形成絮状物。这样,一段时间后,打开集尘箱的出尘口即可取出这些絮状的小细棉,从而对其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不易堵塞,可对灰尘和小细棉进行高效收集并对小细棉进行二次回收利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吸尘管,11是入口,12是出口,2是集尘箱,21是吸尘口,22是出尘口,20是滤网,3是负压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设在所述纺纱机的两侧,包括集尘箱2、负压源3和若干吸尘管1,所述集尘箱2呈筒状、且包括若干吸尘口21和一出尘口22,若干所述吸尘口21设在所述集尘箱2的侧壁上,所述出尘口22连接在所述集尘箱2底部;
所述负压源3与所述集尘箱2内连通,若干所述吸尘管1联通所述集尘箱2的吸尘口21;
所述吸尘管1呈螺旋状。设备开启后,灰尘吸入后可在集尘箱中集中收集;小细棉吸入后可在螺旋状的吸尘管中不断旋转,并与吸尘管的内壁发生撞击,多次旋转和撞击后,可使若干小细棉绞合在一起,形成絮状物。这样,一段时间后,打开集尘箱的出尘口即可取出这些絮状的小细棉,从而对其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不易堵塞,可对灰尘和小细棉进行高效收集并对小细棉进行二次回收利用等优点。
所述负压源3和所述集尘箱2之间设有滤网20。从而避免灰尘和小细棉进入负压源中。
所述吸尘管1包括入口11和出口12,所述吸尘管1的入口11呈喇叭状、且出口12连通所述集尘箱2的吸尘口21。可简单、有效的增大吸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鸿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鸿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4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