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返能减压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887.6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申杰;赵彤;唐彦丰;王白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杰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003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压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直连供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返能减压控制器。该控制器在高层直连供暖系统的运行工作时,自动调节高层回水管路与低层回水管路之间的工作压力,防止高层回水管路内高水压力对于低层回水管路及设备因超压造成损坏和故障,并能将其差压差能量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直连供暖系统均采用减压调节阀或节流减压罐将高层回水管路内高水压力降低,达到与低层回水管路回水压力相平衡后,经回水管路回流锅炉或换热器补充热量后,再由加压泵增压送高层用户。
减压调节阀或节流减压罐在工作过程中,高层回水管路中的高压回水能量在克服减压阻力时直接消耗了,没能得到有效利用,因此,高层直连供暖系统存在着耗能高的弊病。
如何有效利用高层回水能量达到节能减排,降低高层直连供暖系统运行成本,是高层直连供暖方式能否继续得到广泛应用而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返能减压控制器,从而使高层回水管路内高水压能在减压过程中,转换为机械能输出,经回收再加以利用的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返能减压控制器,包括由控制器蜗壳,控制器入口法兰、控制器出口法兰组成、导流管、主轴、多叶蜗轮、多叶调节轮、主轴及调压杆。控制器入口法兰与控制器蜗壳连接,控制器蜗壳与导流管连接,导流管与控制器出口法兰连接。主轴穿过轴套盖、推力轴承、机械轴封,与动力输出头键合连接,轴套盖压在主轴套外,轴套盖和主轴套与控制器蜗壳连接。主轴套与多叶蜗轮连接。调压杆穿过主轴与调节缸连接,并通过调节缸内穿在主轴上的调节弹簧与密封档接触,多叶调节轮与密封档连接,多叶调节轮可在多叶蜗轮叶间滑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当控制器内有水流过,多叶蜗轮和多叶调节轮控制水流加速推动主轴旋转,通过动力输出头产生动力输出,同时在多叶蜗轮壳内与导流管之间产生工作压差。
②多叶蜗轮与多叶调节轮在调压杆、调压缸、调节弹簧、密封档的作用下,自动改变喷口的大小,避免控制器出口出现超压现象,防止高层回水超压使低层管路和设备损坏的故障发生。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完成前述背景内所述的问题,达到高层直连供暖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当高层回水管路内因流量变化,与低层回水管路回水压差超过设计压力时,本装置可自动调节高层回水管路与低层回水管路之间的压差,避免因高层回水超压使低层管路和设备损坏的故障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有:控制器蜗壳1、导流管2、多叶蜗轮3、多叶调节轮4、主轴11、调压杆12、控制器入口法兰16、控制器出口法兰17,控制器入口法兰16与控制器蜗壳连接,控制器蜗壳1与导流管2连接,导流管2与控制器出口法兰17连接。主轴11穿过轴套盖15、推力轴承10、机械轴封9,并与动力输出头13键合连接,轴套盖15压在主轴套14外,轴套盖15和主轴套14与控制器蜗壳1连接。主轴套14与多叶蜗轮3连接。调压杆12穿过主轴11与调节缸7连接,并通过调节缸7内穿在主轴11上的调节弹簧6与密封档5接触,多叶调节轮3与密封档5连接,多叶调节轮4可在多叶蜗轮叶间滑动。
当返能减压控制器的控制器入口法兰16接通高层回水管路后,高压水流经控制器蜗壳1,因导流管2的阻挡,只能经多叶蜗轮3与多叶调节轮4间滑动的喷口处流动,再经导流管2的导流板8调整到控制器出口法兰17流出。
高压水流在流过多叶蜗轮3与多叶调节轮4、密封档5、调节弹簧6、调节缸7、调压杆12、动力输出头13因与之接触及连接,跟随其转动。
高压水流在流过多叶蜗轮3与多叶调节轮4间滑动的喷口处,因克服流速增大造成的阻力,产生流水的压差,其压差的大小经密封档5、调节弹簧6、调节缸7、调节杆12的作用及导流管内的压力所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杰,未经申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内循环恒温恒湿空调
- 下一篇:新型节能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