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409.5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秦浩;李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4 | 分类号: | H02G15/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缩 电缆 中间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附件,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电缆连接的附件有很多种形式,其中冷缩式电缆中间附件因其安装方便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的生产流程中,需要运用专用工具把接头主体扩张起来,扩张过程中需要把专用工具的扩张管插入接头主体的孔中。中间接头一般包括应力控制元件(例如应力锥)、高压屏蔽元件、绝缘管和外层。通常,应力控制元件定位在中间接头的两边端口处。如此一来,扩张工具就很容易损伤到接头主体的端口,因为应力控制元件的制造原料往往是抗撕裂强度较差的橡胶。由此,制造过程中中间接头的损伤率相对较高,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也容易留下产品质量隐患。
在现有较常见的设计中,往往使应力控制元件的端部与中间接头的端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但是,由于电气设计的要求,应力控制元件的长度和应力控制元件与高压屏蔽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宜变短,中间接头的总长度也就相应地需要延长,因而材料成本也就必然会有所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中间接头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应力控制元件、绝缘管和高压屏蔽元件,其中高压屏蔽元件置于绝缘管的内侧,应力控制元件置于绝缘管的两端内侧处,并且所述应力控制元件的外端内侧设有圆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半径至少为所述应力控制元件的端部壁厚的一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的半径可以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应力控制元件的端部壁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圆角包含两个或多个弧形部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接头还包括置于所述绝缘管外侧的外层。
根据前述实施方式,应力控制元件端部处的圆角能够降低扩张工具对中间接头端口造成损伤的风险,同时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接头的端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接头的端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中间接头的端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冷缩式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应力控制元件10、绝缘管20、高压屏蔽元件30和外层40。高压屏蔽元件30置于绝缘管20的内侧,例如内侧中部,应力控制元件10置于绝缘管20的两端内侧处。为了降低中间接头的端部被扩张工具损坏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提出在应力控制元件10的外端内侧(即图中的左侧应力控制元件10的左端内侧和右侧应力控制元件10的右端内侧)设置圆角,从而一方面在应力控制元件端部处的圆角降低了扩张工具对中间接头端口造成损伤的风险,同时能够节省成本。
应当理解,应力控制元件端部处的圆角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圆角的形状、大小等都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调整。图2至4示出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作为示例。
如图2所示,应力控制元件10的外端内侧形成有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角,其中R小于应力控制元件10的端部壁厚h。优选地,R大于端部壁厚h的一半,以更好地降低扩张工具对中间接头的端口造成损伤的风险。当然,在应力控制元件10的端部壁厚h很大,例如10mm,的情况下,圆角半径R可以小于壁厚h的一半,例如为1mm或者2mm。图3和4示出另外两种圆角的示意图,其中在图3中,圆角的半径R与壁厚h相等;而在图4中,圆角的半径R大于壁厚h,这些及其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此外,应当理解,尽管图2至4示出了以单个连续的弧形构成的圆角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采取两个或多个弧形连接在一起形成圆角的结构。
虽然已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技术有限公司,未经ABB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