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混料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351.4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邵才仁;邵云波;邵云飞;刘玮;隋川维;陈传俊;王波;李祖萌;郭洪亮;李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云波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16 山东省龙口市龙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生产 墙体 砌块 链铸机混料 输送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的混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混料输送装置。
(二)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外现有技术中,生产墙体砌块设备的混料装置通常是由料仓构成。工作时,在料仓内将一定比例的多种物料,如塑料泡沫颗粒、水和水泥、粉煤灰混合搅拌后,通过输送进入模具内腔进行墙体砌块的生产加工。其存在不足:一是将上述多种物料在料仓内同时进行混合搅拌,生产效率偏低;二是所述的多种物料常因混合搅拌不均匀,生产墙体砌块的材质出现疏松、裂纹现象,明显降低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混料输送装置,旨在提高墙体砌块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加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混料输送装置,主要包括电动减速器和料筒内腔转动连有的驱动轴;它是所述电动减速器的主动齿轮分别与料筒的双驱动轴连接端的两只从动齿轮啮合相连;在所述料筒内腔的双驱动轴上分段依次连有螺旋片输料段、犁脚粗混料段和搅拌翅精混料段;在螺旋片输料段的料筒上方设有泡沫颗粒进料口;在犁脚粗混料段的料筒上方设有水泥、粉煤灰进料口;在搅拌翅精混料段未端的料筒下方设有出料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通常选择在螺旋片输料段与犁脚混料段连接处的料筒上方设有注水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选择在搅拌翅精混料段未端的料筒上方设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工作时,通过电动减速器主动齿轮分别带动料筒双驱动轴上的两只从动齿轮同步工作,将进入料筒内腔的泡沫颗粒、水以及水泥、粉煤灰,通过双驱动轴上分段依次连有的螺旋片输料段的强力推进,和犁脚粗混料段、搅拌翅精混料段的粗、精混合搅拌,均匀地将墙体混料输出。在料筒内将多种物料通过双驱动轴同步进行输料和粗、精混合的均匀搅拌,同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提高了混料输送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墙体砌块的材质因搅拌不均出现的疏松、裂纹现象,明显地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链铸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所示。这种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混料输送装置,主要包括电动减速器和料筒内腔转动连有的驱动轴;它是所述电动减速器的主动齿轮1分别与料筒的双驱动轴连接端的两只从动齿轮10啮合相连(图2所示);在所述料筒内腔的双驱动轴上由左至右分段依次连有螺旋片3输料段、犁脚5粗混料段和搅拌翅7精混料段;在螺旋片3输料段的料筒上方设有泡沫颗粒进料口2;在犁脚5粗混料段的料筒上方设有水泥、粉煤灰进料口6;在搅拌翅7精混料段未端的料筒下方设有出料口9。通常在螺旋片3输料段与犁脚5粗混料段连接处的料筒上方设有注水孔4(图1所示)。
为便于及时检查墙体混料输出的搅拌质量,通常在搅拌翅7精混料段未端的料筒上方设有观察窗8(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与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配套连接使用(图3所示)。工作时,按设定的每10秒钟加工一件墙体砌块的生产程序,通过控制链铸机的电动装置驱动主动轮11,分别带动主、从动拨轮12、13拨动铰接相连的多个模箱底部的滚轮,沿两条横向椭圆轨道14转动位移进入振动进料工位,通过本实用新型电动减速器的主动齿轮1分别带动料筒双驱动轴连接端的两只从动齿轮10同步转动(图1、图2所示),将进入料筒内腔的塑料泡沫颗粒、水和水泥、粉煤灰,依次通过双驱动轴上连有的螺旋片3输料段的强力推进,犁脚5粗混料段、搅拌翅7精混料段的粗、精混合搅拌,均匀地通过出料口9经管道向模箱内腔输送(图1-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显而易见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替换做出若干种基本相同方式的变型和/或改进,这些变化应当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云波,未经邵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升船机螺母柱埋件安装辅助装置
- 下一篇:油气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