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房节能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220.6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妍;朱金鹏;寇科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 机房 节能 通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属于通风装置,是一种具有除尘防结露功能的计算机房节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的计算机房的空调能耗很高,为了能够使用室外的冷空气对计算机房进行降温,所以需要一种新风换气的设备。但如果采用新风换气设备就面临着除尘与结露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组中除尘结构不能满足计算机房关于洁净度要求、也没有防结露的结构、没有滤网堵塞的报警装置。具体存在以下问题:1、在通风过程中,难以清除尘土;2、现有通风器结构可能造成室内外的“冷桥效应”,造成室内的热量通过通风器散失到室外;3、没有防结露的结构,在冬季寒冷的气温条件下,容易形成结露。4、没有滤网堵塞的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计算机房节能通风系统,满足计算机房对于环境的严格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计算机房节能通风系统,它包括防雨罩,防雨罩固定在墙体上,防雨罩的底部设有初级滤网,防雨罩内还设有自垂式百叶,新风机组箱体通过进风口固定在墙体上,在新风机组箱体的侧面设有出风口,在新风机组箱体的内部,进风口直到出风口之间的气体流路上,依次设置:中级滤网、纤维袋式滤网、风机。
所述的中级滤网的下部安装有滤网堵塞检测装置。
所述的出风口外部设有出风口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非常好的阻隔灰尘进入室内的能力,对从外部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了四次过滤,除去了灰尘和水汽,完全符合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当机组处于关机状态时,能够完全隔断室内外空气的交流;基于良好的四段温度结构设计,能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并解决防结露的问题;此外,通过滤网堵塞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滤网堵塞报警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计算机房节能通风系统侧面剖视图;
图2是中级滤网的俯视图;
图3为中级滤网的侧视图。
图中:1墙体,2进风口,3防雨罩,4初级滤网,5自垂式百叶,6滤网堵塞检测装置,7风机,8中级滤网,9新风机组箱体,10纤维袋式滤网,11出风口,12出风口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房节能通风系统,它包括固定安装于墙体1外部的防雨罩3,防雨罩3的底部安装有初级滤网4,防雨罩3内部还安装有自垂式百叶5,墙体1的内侧安装有新风机组箱体9,室内的新风机组箱体9通过自身的进风口2与墙体1连接,新风机组箱体9由保温材料制成,在新风机组箱体9的进风位置设置了必要的混风空间,紧接着混风空间后面是第二级滤网,即中级滤网8,中级滤网8的后面安装有三级滤网,即纤维袋式滤网10。纤维袋式滤网10的下部安装有离心式风机7,离心式风机7提供气体(新风)流动的动力。离心式风机7的后面,即新风机组箱体9的侧面开有出风口11,出风口11的外部安装有可更换的出风口滤网12,出风口滤网12内还设置有活性炭颗粒,可吸附多余的水汽和杂质灰尘等。其中,初级滤网4和出风口滤网12均为可更换部件。
在中级滤网8的下部安装有滤网堵塞检测装置6,滤网堵塞检测装置6是具有检测纤维袋式滤网10前后气体压力差能力的气压检测装置,在前后气体压力差达到预定的一定数值时,即可以判定发生了堵塞。
如图2,图3所示,中级滤网3为结构相对复杂、精细度更高的滤网,形成了用于过滤气体的多个斜面,减小了能通过气体的孔径,扩大了过滤面积,增加了过滤精度。
当风机7上电运行后,自垂式百叶5在风机7的吸力下,自动打开,新风通过防雨罩3底部的初级滤网进入进风口2。新风首先经过防雨罩3的初级滤网4,完成超大飘尘的过滤后进入室内。新风进入室内的箱体后,先经过中级滤网8完成大颗粒尘土的过滤,进入纤维袋式滤网10,在纤维袋式滤网10中完成更小粒度尘土的过滤。然后在风压的作用下吹入出风口11,经过出风口11的出风口滤网12后进入室内。从而完成了冷空气的引入。当风机停止工作后,防雨罩3的进风口自垂式百叶5在自重的作用下关闭,完全切断室内与室外的空气流通。
通过上述结构,完成了除尘功能。此外,由于多次过滤系统的存在,也达到了划分温度区域的功能。本系统的空气温度区域划分如下,首先在防雨罩3的外面形成第一温度区域,该区域的温度就是室外的大气温度。其次在防雨罩3内部与纤维袋式滤网10之前的空间构成了第二温度区域(混风段),第三在纤维袋式滤网10与出风口之间形成了第三温度区域,第四在新风机组外构成第四温度区域,第四温度区域即室内温度区域。第一温度区域与第二温度区域之间通过室外侧防雨罩3形成温度交换,第二温度区域与第三温度区域通过纤维袋式滤网10形成温度交换,第三温度区域与第四温度区域通过箱体的出风口11形成温度交换。通过这几个温度区域的热交换,来均匀分布温度空间,在任意一个温度区域的温差也不会超过5摄氏度,有效的解决了防结露的问题,并且在出风口11的外部加设了一个出风口滤网12,滤网内装有活性炭颗粒可以有效的吸附多余的水汽,起到干燥空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未经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癌性躯体痛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碱金属阻挡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