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2300.X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6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田涛;陈勇;刘永虎;张国胜;陈雷;于晓明;尹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宜 进行 藻类 移植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藻礁,特别是一种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
背景技术
藻类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它可以作为深加工产品的原材料,也是各种海洋生物的食材,藻类的人工养殖由来已久,传统上利用沉性的藻礁进行藻类的养殖,将母藻绑缚在藻礁的表面,待母藻释放孢子后,会在藻礁上形成自然种群,新生的藻附着在藻礁表面进行生长。但是传统的藻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般的藻礁往往采用废弃的混凝土石块等现成的重物,由于其没有专门针对藻类生长的结构,因此在进行母藻的绑缚时十分麻烦,同时其表面相对光滑,不利于藻类的附着。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人工藻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于母藻绑缚和藻类附着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包括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1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底部2和截面为三角形的顶部3,在礁体1中心处设置有隔板4,礁体1的两侧设置有与礁体1内腔相通的礁体过流孔5,在隔板4上同样设置有隔板过流孔6,在顶部3的外表面沿礁体1的轴向设置有绑缚沟槽7,顶部3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
所述的绑缚沟槽7为多个,且等距、平行设置。
所述的礁体过流孔5和隔板过流孔6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传统的人工藻礁表面积较小,不利于藻类附着;并且也没有为绑缚母藻设置相应的结构,也给母藻的移植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其截面为三角形的顶部的外表面设置为粗糙面,并且在顶部上还设置有用于绑缚母藻的沟槽,这些设计都可以便于藻类尽快在藻礁上附着并繁殖。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礁体1,这个礁体1包括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底部2,在底部2上方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顶部3,这个顶部3的外表面设置为粗糙的表面,在礁体1的中心处,沿着礁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隔板4,在在礁体1的两侧、具体地说实在底部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礁体1内腔相连通的礁体过流孔5,而在隔板4上则开设有隔板过流孔6,并且所述的礁体过流孔5和隔板过流孔6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多个,并且礁体过流孔5和隔板过流孔6之间交错分布;同时在顶部3的外表面,沿着礁体1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绑缚沟槽7,这个绑缚沟槽7为多个,且平行、等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宜进行藻类移植的人工藻礁,由于其顶部3的截面为三角形,并且其外表面为粗糙表面,增大了供藻类附着的面积,利于藻类附着和繁殖,同时在顶部3上设置的多条绑缚沟槽7可以方便地进行母藻的绑缚移植,便于移植的成熟藻类释放孢子,形成自然种群,并且开设在底部2和隔板4上的过流孔相互错开,这样可以改变海水的流速和流态,同样便于藻类在藻礁上的附着和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2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外防腐钢塑复合管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熨斗的新型旁路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