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的室内气体浓度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9074.X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7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灶;王平;黄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室内 气体 浓度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的室内气体浓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问题及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起居室、办公室等室内环境的滞留时间越来越长。如果把工作、居住和休闲的时间都加在一起,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人们在室内停留的时间己达全天的93%左右,而我国也超过了全天的85%。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美国环境健康总署的调查,室内主要空气污染常常是室外空气污染浓度的2-3倍,在冬季缺乏通风,使用燃料取暖炉等情况下甚至高达100倍。一般家庭室内可检测到的污染物多达300种,而有68%的人体疾病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目前关于气体浓度监测的解决方案有多种,如专利号为ZL201220006056.4的专利申请的一种气体浓度监测控制装置在确认为事故泄漏后,发出红光报警,同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关闭阀门,切断气源,但只可用于燃气气体浓度检测和报警,专利号为ZL201020543448.5的专利申请的一种多种气体浓度监测报警仪,包括氧气传感器、甲烷浓度传感器、硫化氢浓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四个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中空气中相应气体的浓度,并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将得到的气体浓度值和预存的危险浓度阀值比对,当氧气浓度低于危险阀值时认为环境缺氧,激活告警系统,装置能准确地判断气体浓度的异常,但采集部分和处理部分结合在一起,不利于大范围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的室内气体浓度监测装置,可克服目前气体浓度监测领域存在的监测对象单一、监测范围有限等问题,具有功能强大、监测准确、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置由监控端和采集端组成,监控端由微处理器A、无线收发器A、键盘、液晶屏和声光报警电路组成,其中,无线收发器A、键盘、液晶屏和声光报警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A相连;采集端由微处理器B、无线收发器B和传感器模块组成,其中,无线收发器B和传感器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B相连,监控端与采集端之间分别通过无线收发器A和无线收发器B进行互联。
所述的微处理器A和微处理器B均采用单片机STC89C52RC,无线收发器A和无线收发器B均采用工作于2.4GHz~2.5GHz,属于ISM频段的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液晶屏采用LCD1602。
所述的装置的工作电压有3.3伏和5伏两种,其中3.3伏电压用于为无线收发器A和无线收发器B供电,5伏电压用于为微处理器A、微处理器B、液晶屏、声光报警电路和传感器模块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灵活性好,可在任何需要监测的位置部署采集端,并通过监控端进行集中处理。成果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室内环境,特别是应用在智能家居环境中,如加以简单改进,也可用于矿井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端的实施例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采集端的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装置由监控端和采集端组成,S101为微处理器A;S102为无线收发器A;S103为键盘;S104为液晶屏;S105为声光报警电路;C101为微处理器B;C102为无线收发器B;C103为传感器模块。无线收发器A(S102)、键盘(S103)、液晶屏(S104)和声光报警电路(S105)分别与微处理器A(S101)相连,无线收发器B(C102)和传感器模块(C103)分别与微处理器B(C101)相连。监控端与采集端之间分别通过无线收发器A(S102)和无线收发器B(C102)进行互联。应用时,在室内环境的每一房间内放置一采集端,每个采集端将采集的各种气体浓度通过无线收发器B(C102)传输至监控端,监控端通过将其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若超过阈值,则判定为气体浓度异常,启动声光报警电路;采集端可以通过无线收发器A(S102)控制采集端,实现设置采集端的采集时间间隔、读取特定种类气体浓度数值等功能。
图2中,U1为微处理器STC89C52RC单片机;U2为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C1、C2和C4为瓷介电容;C3为电解电容;Y1为晶振;R1、R2、R3和R4为电阻;K1、K2、K3和K4为常开按键;LCD-IF为液晶屏接口;N1为NPN三极管;LS为蜂鸣器;D1为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9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气模拟生成装置
- 下一篇:SF6气体泄漏报警及氧气含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