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烧镁粉竖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7877.1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来;许裕博;张倭铭;张富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城市华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10 | 分类号: | F27B1/10;F27B1/14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20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用窑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轻烧镁粉的竖窑。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轻烧镁粉的竖窑主要是由衬砖砌筑而成,下部设置烧嘴,中间形成盛装和煅烧矿石的炉膛。衬砖普遍采用三层结构,即外层窑壁为红砖、中间层为粘土砖,内衬工作层为镁砖。而炉膛的形状均为长圆柱体。该结构形式存在着极大的缺陷:一是由于炉膛为圆柱体,装窑后矿石在煅烧和出料过程中平行下移,所处的位置始终不变,相互挤压无法翻转,因此不易烧透,产品中存在氧化镁生块,轻烧粉MgO≥75%,造成产品氧化镁质量不合格。二是该竖窑不拢火,烧成效率低,加之采用半自动单方向出料,造成每窑每天的产量只有60t。三是采用三层衬砖,尤其是内衬镁砖价格较贵,砖短易脱落,增加了砌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烧成效果好,生产效率高,可提高烧成质量和炉窑产量,降低砌筑和烧成成本的轻烧镁粉竖窑。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轻烧镁粉竖窑,包括烧嘴及由衬砖砌筑而成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呈“瓮”形,中间圆柱段直径大,上、下两段逐渐内收成平截正圆锥体和平截倒圆锥体,炉膛上、下开口部分设有竖直段。
所述衬砖由内衬粘土砖及外衬红砖两层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炉膛由圆柱体改为了中间大、两头小的“瓮”形,一方面可使装入的矿石在下行过程中出现翻转,改变矿石角度和位置,有利于将矿石均匀烧透;另一方面“瓮”形炉膛有利于拢住火焰和烟气,提高窑内温度,加快烧成速度,在相对减少燃料消耗的同时,提高烧成效果,避免出现氧化镁生块,使轻烧粉MgO≥85%,提高质量合格率,并可极大提高竖窑产量,使轻烧镁粉竖窑产量由60t/天提高至100-110t/天。同时,由于将三层结构衬砖改为两层结构,加长粘土砖的长度,延长窑炉使用寿命,且取消了价格较高的镁砖,从而可有效减少竖窑砌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轻烧镁粉竖窑结构剖面图。
图中:炉膛1、粘土砖2、红砖3、烧嘴4。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轻烧镁粉竖窑整体外形呈一圆筒形,系采用衬砖砌筑而成,在窑体的下部设有烧嘴4。本实用新型一是将原由红砖3、粘土砖2、镁砖三层衬砖结构改为了粘土砖2、红砖3两层结构,取消了镁砖工作层,并加大了粘土砖2的长度,采用长度为400mm的粘土砖2。二是将炉膛1的形状由原来的圆柱形改为了“瓮”形。整个炉膛1分为5段,上、下开口部分分别设有一小段竖直段,中间部分为圆柱段,连接竖直段与圆柱段的则分别有一段倾斜段,中间圆柱段直径大,上、下两段倾斜段则逐渐内收,上部形成一段平截正圆锥体,下部形成一段平截倒圆锥体,从而将整个炉膛1形成中间鼓肚大、两头开口小的“瓮”形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城市华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城市华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7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熔炼炉物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鞋跟断裂的方法